首页 > 正文
我的旅美见闻――零距离接触美式教育
2011年11月04日 15:42    燕山校区法学院 撰稿:林海容 编辑:房晓    浏览次 

  人们都知道一句话,“美国是儿童的天堂,青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墓。”那么儿童的天堂到底是怎样的呢?按照字面的理解,似乎美国人对孩子会很娇惯,但事实完全不是字面理解上的那样。美国人教育孩子的方式与我们有很大的不同,在我们看来,他们不但不娇惯孩子,有时简直是怠慢孩子。时间长了,我慢慢体味,才悟出些道理,美国人的方法简直是颠覆了中国人的教育方式,如果我们抛开自己的惯性思维,会觉得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劳动观念从小培养
  一位从明尼苏达州过来的老师讲,他原先的邻居家有个两岁的小男孩麦克斯,父母做什么事都让小麦克斯跟着。九月份天早凉了,妈妈洗车,麦克斯也拿着块大抹布忙前忙后,擦车,倒水,弄得浑身是水,妈妈并不在意。洗完车妈妈对孩子说声“谢谢”,给他洗个澡完事。明州是美国除阿拉斯加外最冷的州,冬季几个月积雪不化。冬季父亲只要铲雪,就把麦克斯带出来,小孩子几乎拿不住那个大雪锹,铲雪锹虽然很轻是塑料的,但足有麦克斯几倍身高,虽然麦克斯根本铲不了雪,但是天气寒冷他毫不在乎,父亲也不担心他冻坏了。听到此,我不禁在想,如果是我们中国人,会不会让两岁的孩子去学洗车、铲雪呢?

注重寓教于乐
  美国孩子的快乐学习不但体现在学校的学习中,还反映在社会生活中,“寓教于乐”是美国的一大特色,美国人显然花了不少心思做这件事,公共设施也配合学校的教育,让人感到既新奇又欣喜。
  在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等地,哪怕是临时性的大型活动场所,都会专门为孩子们设计动手动脑的园地,处处体现寓教于乐。动物园有帮助小朋友们了解和学习动物知识的活动室,里面有各种动物玩具,有可以自己表演的动物木偶戏舞台,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在这里画动物图画,做小制作,做游戏,甚至演木偶戏,所有这些活动都是免费的。
  在一些公关活动场所,还经常有专门为儿童组织的实践活动,比如声像制品的动物讲座,小朋友回答问题可以得到小礼品,还会展示一些小动物如蛇、蜥蜴、乌龟等,让小朋友亲手摸一摸,小朋友提出的问题都会得到耐心的解答。

极其注重孩子安全
  美国非常注重孩子的安全,在社会生活中的多个方面,定下了许多细致的规定。
在美国,孩子乘小汽车必须有专门的座位,不允许大人抱着,或孩子自己坐在座位上。美国有儿童乘车的汽车椅,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椅子。婴儿椅的底座固定在汽车后座上,椅子类似摇篮,婴儿系着安全带,面朝后半躺半坐在里面,下车时提起摇篮椅就行了。孩子体重达到了二十磅且年满周岁,就可以换另一种面向前的儿童座椅,四岁以下的孩子都必须乘坐专门的座椅。大些的孩子可以独立乘车,但十二岁以前不允许乘坐副驾座。开车时孩子哭闹,也没有人敢随意把孩子从座椅上抱下来,这就是法律的威严。如果哪个家长不遵守这个规定,被发现或举报,最严厉的惩罚将可能取消对孩子的抚养权。在美国,孩子出生前就得做好准备,美国的医院也有严格的规定,新生婴儿出院时,如果父母没有给婴儿准备汽车座椅,医院不会让婴儿离开。
  由于美国对儿童安全极为重视,所以绝对没有骑车带人这一说。带小孩得用专门与自行车配套的童车,四轮带棚的小车固定在自行车后面,由大人骑车带着。还有一种更新鲜,是为大一点的儿童跟父母一起运动设计的,这种“自行车”什么都有,就是缺少了前轮,被固定在大人的自行车后轮上面,看起来好像是前面被悬吊起来的半个自行车,大人蹬车,孩子同时也蹬车,既安全又有趣。虽然没有严格的规定,但大多数孩子骑车都戴安全帽。

不怕丢脸 引导孩子亲自改正错误
小赵的儿子帮助邻居家割草,邻居正要出门,把装着工钱的信封放在信箱里,孩子割完草却发现信封不见了。傍晚时,门铃响了,邻居带着四岁半的儿子卡顿站在面前,小卡顿两眼通红,看样子哭了很久,手里拿着一个破损的信封。妈妈对卡顿说,“你来要说什么?”小卡顿抽泣着说,“对不起,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会做这种事情了”。卡顿的妈妈解释说,看见儿子在屋里鬼鬼祟祟,经追问才知道钱的来历,她马上领着卡顿来还钱,并道歉。小赵为缓解尴尬局面,开玩笑说,卡顿这么小就对钱感兴趣,将来可以去华尔街管理基金了。卡顿妈妈叹口气说,四个孩子卡顿最小、最聪明,被惯坏了。现在到了让他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时候了,犯了错误要去面对,要自己去改正。
纵览这些美国人的教育特点,它都映射出同一种教育理念——美国人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平等对待。他们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告诉他每一件事的道理,让他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中国人却习惯于把孩子作为未成熟的人,从吃饭穿衣到学习、交往,事事由家长决定,由家长代劳。我们要学习美国人,不要看孩子小,不要怕孩子不懂、不会,要跟孩子交谈,遇到事情就要告诉他相关的知识,交给他怎么做,千万不能越俎代庖。
  天下父母没有不爱孩子的,美国人当然也不例外,经过了不断的对比和思考不得不承认,跟中国人相比,美国人爱孩子更有分寸,更到位,更少溺爱娇惯,更科学,更符合儿童成长发育的特点。



Copyright © 2011 山东财经大学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