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张红凤教授做客山东社科学术沙龙
2019年10月24日 16:46      浏览次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激励全省社科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担当有为的精神状态投身社科事业,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中奉献智慧和力量,10月22日下午,省社科联在省博物馆举办山东社科学术沙龙,围绕“新时代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进行研讨交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孔繁轲,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刘致福出席沙龙并讲话。山东社科院院长、研究员张述存,省委党校原副校长、一级巡视员、教授孙占元,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王韶兴,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魏建,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兼MPA中心主任、教授张红凤等做客沙龙。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周忠高主持沙龙。

孔繁轲在座谈时指出,本次沙龙是山东社科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的系列活动之一,在举办山东社会科学名家名作展之际,各位知名专家代表共话职责使命,共同展望未来,对于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我省社科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期盼全省社科理论工作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牢牢把握住新时代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深刻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将自身发展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深入探讨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省八大发展战略、智库建设、社科理论前沿问题等,不断夯实立身立心的价值追求、学高律己的学者风范、服务社会的崇高使命、严谨勤奋的学术品格,做到有情怀、有担当、有定力、有作为,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刘致福在座谈时指出,举办本次沙龙的目的就是调动和汇聚全省社科界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明确社科人的职责担当。山东社科学术沙龙是省社科联创办的与实践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研究平台,旨在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汇集高端专家学者,举办小而精、短平快的调研研究和学术研讨活动,提出有价值、建设性强的对策建议,更好地发挥省社科联作为“思想库”和“智囊团”的重要作用。下一步,要坚持高点定位、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实施,将山东社科学术沙龙打造成为与山东社科论坛同等层次的智库平台,全力助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

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周忠高在主持沙龙时认为,作为一名社科工作者,要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强化使命担当,切实做到“五个始终”: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方向;始终具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意志品质;始终具有强烈自发的守正创新意识;始终具有服务现实的家国情怀;始终恪守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

张述存、孙占元、王韶兴、魏建、张红凤5位专家结合各自工作谈了作为一名社科工作者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中应履行的使命与担当。

张述存从新时代新型智库的使命与担当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新型智库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推进智库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认清使命担当。结合山东社科院发展,新时代新型智库建设应遵循“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思路:“一”是围绕一个中心: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研究,用理论基础、学科专长为决策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二”是用好两支队伍:用好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两支队伍,为新型智库建设注入强劲动力。“三”是完善三个机制:围绕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立完善“准入退出”“绩效考核与成果评价”“创新报偿”三个核心运行机制,为智库核心能力提升建立有效制度保障。“四”是提升四种能力:着力增强“脚力”,深入基层一线和人民群众进行调研,寻找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着力增强“眼力”,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发现力,在工作、调研中透过现象看本质;着力增强“脑力”,用党的创新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着力增强“笔力”,改进文风,提出有前瞻性、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五”是搭建五个平台: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研究,搭建成果报送平台;广泛开展国内外智库之间的交流合作,搭建智库交流平台;加强对智库研究成果的宣传,搭建对外宣传平台;研究制定人才评价、评选、引进、管理的科学办法,搭建人才培养平台;积极鼓励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赴基层挂职、扶贫,搭建服务基层平台。“六”是提出六条建议:第一,增强智库服务决策的针对性。加强本地各级各类智库间的合作,组建跨单位、跨领域、政府相关部门参与的“大团队”,使智库研究更切合实际,服务决策更加精准。第二,促进智库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明确功能定位,克服贪大求全、泛泛而论的误区,在创特色、创品牌、创声誉上下足功夫,在专业化、特色化上下足功夫。第三,完善智库成果转化渠道。既要为地方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又向上扩大智库成果服务范围,还要将成果直接报送职能部门供其决策参考。同时,运用好新闻出版、信息发布、专题论坛、学术会议等多种形式,及时宣传推荐智库成果。第四,加强智库体制机制创新。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进一步激发智库发展活力,特别是创新科研经费管理机制,突出成果导向,扩大科研人员的自主权,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第五,构建独具特色的“旋转门”机制。建立智库专家与党政官员的相互交流制度,让党政官员充分发挥长年积累的决策实践优长,让智库专家不断熟悉党政决策程序和需求,形成长效机制,更有针对性地服务决策。第六,从国家层面看还应进一步提升社会科学的地位,重视社会科学作用发挥。

孙占元从以理论和实践创新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为视角谈了体会。他认为,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一要立足中国、挖掘历史。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连绵不断、世代赓续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坚持立足中国、挖掘历史,以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的科学态度,强调“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该给以总结,我们要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把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作为“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加以认真对待,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进行理论创新、道路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只有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指导作用。二要借鉴国外、关怀人类。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只有善于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分,才是科学的态度。发展繁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对“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因此,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怀抱成为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的志向,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使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中作出新的研究,善于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增强发展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生机活力。三要把握当代、面向未来。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为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因此,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加强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研究,加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入研究,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新贡献。

王韶兴从加快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化、学理化、选择化的角度谈了体会。他认为,讲使命、讲担当,应该立足时代化,面向未来,面向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现况,体现山东的社科理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特别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者,更要认清我们所面临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工作,即要加快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化、学理化和选择化。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是一个强国的时代,在强国时代有强国逻辑,强国逻辑需要强国理论、强国思想的支撑与引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应该是强国理论、强国思想的集中表达。从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角度来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化历史性的验证是一致的,我们应不断提升其影响力,需要我们不断创新、丰富和发展,需要我们不断进行学术化的历练、学理化的诠释和学科化的把握,必然要求社科理论工作者体现理论修为和使命担当。从供给角度看,社科工作者队伍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随着形势的发展,需要研究的内容越来越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毋庸讳言,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方面,还存在深刻性不够、学理性不强的问题,与我们理论工作者的价值定位、与理论发展的本身要求、与推动实践不断前进等客观需求还有不够适宜的方面。我们应正视问题,查找不足,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一是要往深处走一走,要从学术的角度,从人类文明、政治文明发展的高度去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其成长规律如何认识、如何把握。二是要往宽处走一走,要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系统性这个角度,来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整理文明系统中的地位、作用,看其继承、发展和原创性的贡献。三是要往远处走一走,就是要从建设现代化的强国,建设世界上最强大的一个政党,从世界历史、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这样一个角度去深刻把握价值定位,把握其文明贡献以及人类文明价值。这就要有从指导思想、内容体系、能力保障等内容构成的价值认知体系和实践推进机制。自己作为一名社科理论工作者,今后要从这方面不断耕耘作出积极贡献。

魏建从加强学术诚信建设努力推出高水平成果方面谈了看法。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在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我省的“社科优秀成果奖评选”、“社科普及”和“山东社科论坛”赢得良好口碑,在省内外都产生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尤其是2012年以来,省委宣传部和省社科联不断加强对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改进完善,使评奖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大幅度提升,受到我省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高度评价。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讲话中谈到学风建设问题,指出“学术浮夸、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强调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着坚守,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从现实看,目前确实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是否应该提倡既能优质又能高产?这当然好,但是有几人能做到?除非是天才,或是生活中罕见的奇才。这样的天才或奇才,几千年的人类历史上也没听说有几个,但肯定是小概率的,正常人是做不到的,因为正常人的产量和质量是成反比的,这应该是常识。一定时间里写得越多,平均投入学术研究上的时间和精力就越少,学术质量将会相应降低。反之,若深思熟虑地撰写学术精品,必定写得很慢,学术产量也就相对减少。面对研究成果“数量”与“质量”的反比关系,许多人选择“数量”的增加而放弃了对“质量”的追求。主观原因是“量”的增加比较容易,“质”的提高非常困难;客观原因是急功近利的外在因素和学术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用有限的精力提高数量,就很容易“东拼西凑、粗制滥造,有的逃避现实、闭门造车、坐而论道,有的剽窃他人成果甚至篡改文献、捏造数据”。当然,不能说写得慢的人都能产出学术精品。可以这样说,写得少的人未必写得好,但写得太多的人,其研究成果的学术质量不敢说都能保证。

张红凤从个人从事学术研究的角度谈了体会和感受。她认为,做好一名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一以贯之,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双轮驱动,实现科学研究的“顶天立地”目标。我本人在博士阶段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政府规制,迄今已走过近17年。在该领域,我首先从基础理论研究做起,关注该领域的国内外学科前沿,然后由理论直接切入中国规制改革的现实问题。这既要求瞄准学科前沿和重大理论问题,围绕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从理论层面把握学科前沿,不断开展原创性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实现基础研究“顶天”;又要求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战场,从实践层面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开展对策性研究,担当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实现应用研究“立地”。科学研究的“立地”还表现在将科学研究融入人才培养中。随着“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社科工作者还必须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在“政产学研”深度合作中实现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二是坚持“问题导向”“人民导向”,创新方法论,实现主观客观的相融相生,铸就科学研究的“灵魂”。要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回应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完成理论创新;要牢记国家使命,为人民而代言,为社会责任而担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要激发和传递正能量,引领社会风尚、凝聚人们共识。其次,科学研究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创新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今天,在西方理论、西方话语仍然主宰国际话语体系的大背景下,提高中国学术的国际竞争力,需要创新科学研究方法,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学术走向世界。再次,坚持主观客观的相融相生,提升科学研究的气韵。科学研究的气韵,即主观客观的相融相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不仅要有思想理论创新,更要有家国情怀,将学术研究与现实关怀紧密相结合,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三是融入团队,集体攻关,合作共赢是社会科学繁荣的依托保障。要融入学术团队,共享团队的内在培养机制和“跨院、跨校、跨学科、跨界”的合作模式,在团队中获得发展的动力与支持,实现共赢。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还要严谨扎实,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克服急于求成的心态,“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在科学研究中,还要讲究方式方法,方达事半功倍效果。此外,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坚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态度,拥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和“万水千山只等闲”气魄。

来源:山东社科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1 山东财经大学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