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财大 > 正文
【凤凰网】走进高等教育新时代

2017年11月24日 11:22      浏览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新时代,令十三亿多国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产生了强大的思想感召力、情感感染力、实践穿透力,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发自内心的信服和追随。新时代,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彰显出独具特色的创新魅力。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同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也进入了新时代,教育包括高等教育被赋予了新要求新使命——“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别强调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就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发展理念和重点任务。

回望来时路,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比如教育改革全面深化,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高等教育迅速普及,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提前5年实现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一些大学在世界多项大学排行中位次整体大幅前移,部分学科已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

这是中国高等教育最好的时代: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高度关注,公众高度期待,高教发展基础厚实,发展目标明晰,发展空间宽阔,发展前景可期。这是中国高校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的时代:地方高校转型稳步有序、综合改革蹄疾步稳、创新创业教育方兴未艾、双一流建设大幕开启……

但是,形势稍好,尤需谨慎。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清醒:教育强国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政治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具体到教育领域,不平衡问题集中体现为: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大起来”到“强起来”,还有一定的差距;高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脱节;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等。不充分的问题主要体现为:虽然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升,但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的差别化、个性化供给不足;优质教育资源难以满足家庭不断增长的需求;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结构等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等。

同时,教育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领域,在维护国家安全、提升文化软实力等方面还肩负着特殊而重要的使命。就高等教育而言,与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加公平和优质高等教育的期盼相比、与世界上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无论在类型结构和区域布局上、还是在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上都还存在许多不足,总体上还处于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过渡期。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新起点上,我们可以自豪但不可以自满,应该自信但决不能自负。我们最需要的是高等教育自信,以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自信心不足、自主性不强问题。所谓高等教育自信,就是对我国近现代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传统、培养目标、发展道路、体制机制、学科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师资人才队伍建设等所拥有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当下,我们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就要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高等教育自信的坚实思想基础。我们要努力“站在社会车轮的前头”,看清高教事业发展的矛盾转化、问题更迭,厘清新的机遇与挑战,有的放矢、精准施策、主动作为,使“十三五规划”的推进、“双一流”的加速、“综合改革”的深化等等,与新时代新要求对表、调整、优化,久久为功,善作善成,走好我们的教育强国长征路。

今天的教育怎样,未来就会怎样。我们这一代人,已经继承了前人的事业,正在进行着今天的奋斗,更要开辟明天的道路。“站在社会车轮的前头”,歇一歇、喘口气要不得,刻舟求剑、守株待兔也要不得。我们只有紧跟新时代,始终保持“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永葆“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教育自信,才能浓墨重彩写好教育“奋进之笔”,走好教育强国长征路,开创新时代的高等教育新境界!

(作者:山东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媒体链接:http://news.ifeng.com/a/20171123/53531201_0.shtml



Copyright © 2011 山东财经大学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