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财大 > 正文
【联合日报】释放强省建设最深厚的精神力量——省政协委员畅谈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18年03月09日 10:01  单位 : 宣传部    浏览次 


□本报记者 张明慧 杨帆

与其简单地抱怨公众对包括非遗项目、历史文物等在内的传统文化不感兴趣,不妨问一问,我们是否能够让收藏在博物场馆里的文物、散落在广阔大地上的遗迹、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是否能够发现并且壮大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生存空间?

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犹如一颗颗珍珠洒落在我国广阔大地上,在历史长河中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如何让这些宝贝“永葆青春”,正在考验新时代中国人的智慧。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期间,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近部分文化艺术界别委员,倾听他们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建议。

任重道远:

守住“形”与“神”才能守住传统文化

魏辉委员长期关注大运河山东段遗产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他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极为关心,曾多次作出批示。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通州段运河治理工程时指出,“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6月4日习总书记又在中央调研室《调研要报》第48期《打造展示中华文明的金名片——关于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若干思考》一文上批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运河故道及其遗址是“有形”遗产,而运河历史文化是“无形”遗产。二者合一是在现代角度所能探知和追索运河文化之“神”的有效途径。

当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已成为全国高度关注、全民共同期盼的大事,各遗产地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而山东段的责任与作用更具独特性。大运河遗产山东段工程密集,是大运河工程技术最复杂的河段之一,也是大运河中通航困难最多、治理最难和管理最为复杂的一段,集中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劳动智慧与科技水平,蕴含着其它河段无法比拟的人文价值。该段沿线存留了众多水利工程设施、运河管理机构等遗产,同时也保留了许多史料文献。

其中大运河沿线的“碑刻”具有特殊的文献价值,它是最直观、最真实反映运河历史的资料,最具参考价值。然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特定的历史、社会等因素,碑刻曾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现在其它河段碑刻已经较少,更加凸显运河山东段存留碑刻价值。大运河申遗成功后,各遗产地都加强了运河遗产点段的保护,但由于碑刻散落于运河沿线的田间、地头、沟渠,管理困难,容易遗失或挪为他用,且又处于不可移动文物与可移动文物之间的尴尬位置,在保护管理时容易被忽略。魏辉建议,制定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运河碑刻保护措施,开展保护征集与研究工作,使这些重要碑刻为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创新展示:

古今结合,永葆青春

作为资深博物馆人,杨波委员谈起文物的传承与发展,要说的话很多。她认为目前是博物馆发展的良好机遇,但也面临不少问题,如何在民众面前全方位地、更加有效地展示文物的真正价值是博物馆等文物保护单位面临的一大课题。

运用好现有的传播媒介和方式,有助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更普及、更深远,甚至直指心灵。无论是传统的电视媒体,还是新兴的自媒体、网络媒体,都可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搭建桥梁。“一切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传播方式,我们都应该热切地期待,并充分利用这些传播方式的便捷优势,潜移默化地进入新时代社会语境与大众生活,使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真正‘活’起来,在新时代展现出新气象,永葆青春。”

杨波认为,《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等节目都曾引发了观众的观看热潮,故宫推出的“石渠宝笈”“千里江山”大展还引发了现象级的“故宫跑”,这些都是让文物“活”起来、传统文化得到关注的成功案例,也是今后深入文物研究、展示和传播的发展方向之一。

尝试“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交流模式,也是“活”起来的一种方式。现在,丝绸之路文物展、汉代文明大展等一系列文物展,正作为“外交使者”“国家名片”,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杨波呼吁,积极探索博物馆文创产品,拓展博物馆服务发展外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的发展,进一步打造博物馆的公共服务社会品牌。

博物馆的发展还需注重人才的培养。杨波认为,应鼓励文博系统青年学者对专业进行专精尖研究,把文物研究深、研究透,把研究成果轻松有效地传播给普通大众。“传统文化的‘古’‘今’结合,将会使其像流行文化一样被关注、被热议,在当今社会找到壮大生存空间,永葆青春。”

传承方式:

没有现成答案,唯有转化发展

龚正省长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强省建设最深厚、最持久的精神力量。”从事陶瓷研究与教学的远宏委员认为,山东历史文化悠久,有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如何建立规范有效的机制,加强对其管理、扶持与正确的引导,是当下一段时期面临的重要课题。

传统文化要“得到”当代人的青睐,自然要有一定的符合大众的公共趣味。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应努力让人们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比如,通过一件古瓷器引燃最初的一个兴趣点,继而在这个基础上触类旁通,启发民众对更多古瓷器以及瓷器文化有一个更加系统的认识,从而体认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政治、审美、科技和外交特点,最终探索出新时代具有个人审美品质的瓷器文化。

远宏认为,这种“同质性”的传统文化艺术的创新,其难度在一段时间内远远大于“异质性”创新的难度。“但是,‘同质性’传统文化艺术的创新所具有的民族性、地域性、文化性、传承性、稳定性的独特品质,是有别于其它创新形式的最好方式。”

任何一种文明,面对特定的时代问题,都不会给予现成的答案与解决办法。先人留下来的文明,不是让我们躺在上面睡觉的,而是让我们继承精神,然后去创新、去转化、去发展,让古老的东方智慧继续为世界作出贡献、提供营养。

远宏呼吁,“传统文化之美,特别是传统的手工艺术,经过一代代艺人的探索、实践沉淀而来,应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与审美,以及仅仅重视物质表象、缺乏精神沉淀和文化内涵的现象。”提倡传统手工艺回归现代生活,介入现代生活方式,不断丰富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这是新时代赋予当代人的新使命。

开发利用:

文化不可唯“利”而用

从事文化与艺术的范正红委员认为:“在当今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弘扬,政府应拿出与市场绝缘的决心和气魄。用市场反哺文化更多是权宜之策。但若以此为长远之计,文化势必成为市场的附庸,而文化之风将趋于势利与庸俗。这显然和我们努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崇高目标是不相符的。

山东有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这是我们今天新的时代文化发展的宝贵财富。文化产业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迅速发展中的新兴产业。顺应时代,就应大力扶持。然而,我们要大力推进和发展文化产业是进一步弘扬文化,根本目的不应仅是利用与消耗文化而发展产业。

范正红认为,要想发挥文化的优势,还应下大力气加强广大民众对传统文化情怀的深入理解,扩大文化主体的基础面、提高文化主体的智能高度,传统文化才能长久持续得到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应根植于百姓之中接地气,但不能媚俗化、时髦化,不能将传统文化建设作为廉价运作手段来利用。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正能量,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进程中应有定力、有自信,更要有自己的文化风骨与气派。”范正红认为,从更大范围来说,文化与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二者不是从属关系。“应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文化、热爱文化的氛围,文化才有适于长足发展的土壤。眼光只盯在文化产业而忽视文化本身,本质上是一种单纯的经济眼光,是一种短视行为。”

“只有文化得到了发展,文化产业才能真正发展。文化和经济的健全发展才能使人们获得真正的幸福、从容和持续发展。”范正红说。

媒体链接:http://read.lhwww.cn/Readingzone/PaperInfo/E57A7130-3044-4AAD-A1D2-4BD86EFE04BE?aid=0D190715-2C0B-41AB-A6B1-16A48FBDFC91&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10006-weixin-1-52626-6b3bffd01fdde4900130bc5a2751b6d1



Copyright © 2011 山东财经大学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