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财大 > 正文
【半月谈】王邵军:告别坐而论道,发力实践思政
2021年05月13日 08:52      浏览次 

 

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谈到“抗疫”这堂大思政课时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亟待告别过去“形而上”的坐而论道,向实践思政发力。

思政课坐而论道难铸魂育人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积聚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这两个渠道,“灌输性”教育多,“启发性”教育少,导致思政教育更多的是理论学习,仅仅靠在课堂上的教师讲授,完成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如果思政课程学习过程中缺乏实践应用的环节,会导致青年学生对于所学理论知识产生迷茫,继而会得到一个错误的判断,思政知识都是“形而上”的坐而论道,难以与现实世界相关联,也就难于达到改造主观世界和铸魂育人效果。

随着新一代大学生成长环境的变化,他们信息接收面广,思想活跃,对于教育者的权威认同感正在不断削弱,在认知、意志、情感等方面更注重自我意识独立性,强调个性化,强制说教很难引起他们的共鸣。而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容易忽视学生的参与度,无法完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这种思政教育面临的短板与难点,正是强化实践思政工作的现实背景。

目前,高校虽然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非常重视,但鲜有明确的实践思政概念提出。经过多年探索总结,我们可以将实践思政理解界定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三全育人”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为基础,将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现实与实践之中,注重学懂弄通到做实之间的过程性培养,是一种全方位协同育人的综合教育理念。

高校将抗疫素材与思政教育结合,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周密 摄

让实践思政落到实处

思政教育如何走出课堂,将实践思政落到实处? 山东财经大学进行了探索。

——做好顶层设计。实践思政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顶层设计,要在高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统筹开展,以“三全育人”为主线,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顶层设计理念,不断建立和完善其理论体系、实施路径、工作机制、评价体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形成学校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要形成系统合力,充分践行教育的实践哲学理念,更加强调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将不同部门负责、不同体系运行、不同专业发展、不同人员参与的各项工作所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进行整合,将实践渗透于全校各类教育活动中,建立涵盖学科思政、课程思政、文化思政、网络思政、实践思政“五位一体”的大思政工作格局,逐步实现全方位育人联动机制和良好氛围。

——多方联动推进。实践思政本身就是“三全育人”的重要一环,其目标与归宿都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果想取得成效,就不能独立于其他思政工作模式和渠道之外,三者必须联动推进,做好衔接协调。

实践思政的实施,要求高校充分运用思政教学这个主渠道,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做好课堂教学工作与价值引导,夯实实践思政的理论基础。同时,用好课程思政这块责任田,改进课程思政建设和评价标准,强化教师实践思政意识,找准社会热点和身边鲜活事例,与专业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为实践思政的推进做好充分预热铺垫。此外,还需将学校、家庭、社会、社区和个人五位一体融入思政教育体系,通过主体联动挖掘思政教育的实践属性,营造协同互补的实践育人环境。

——丰富平台载体。实践平台与情境的打造,对于开展实践思政来讲尤为重要。

在第一课堂中,我们可以虚拟创设劳动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接近现实的情况下扮演某种角色或进入某种心理状态,并和其中的人或事产生互动,以加深感受、深化认知,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开发。

在第二课堂中,可以将实践思政渗透和嵌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设计开展理论普及宣讲、红色教育实践、教育关爱服务、科技支农帮扶等主题多样的实践活动,让青年学生走进乡村、企业、社区。他们亲身经历抗疫等大事件,参与国情社情观察、美丽中国践行等社会调研,切实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举世瞩目的成就,亲历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的真情实景。

大量鲜活的人和事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启迪是强烈和深刻的。在这方面,高校要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建设爱国教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乡村振兴学院、产学研基地等,为青年学子提供充分的思政实践的平台和着力点,让思政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社会与校园的接合部。

——完善效果评价。实践思政的考核不同于思政课考核,因为内容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量化上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考核内容主要偏重思想性,难以用条条框框的指标去量化衡量,这也是其考核的难点。

在完善考核和评价体系的具体做法上,应设定认知能力、学习能力、道德水平等一系列目标,纳入整个“三全育人”的评价体系,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互渗透捆绑,围绕人才培养产出与质量的提升,开展实践思政的教育评价,逐步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结果为依据,以教育过程为重点,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关注人才成果输出的新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特别是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加强对实践思政的观察和考评,更加关注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强调“价值判断”和“以人为本”,切忌“唯分数”引起学生反感与精神疲劳。(作者系山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媒体链接:http://www.banyuetan.org/jy/detail/20210427/1000200033136041619489858298433229_1.html



Copyright © 2011 山东财经大学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