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财大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网】以区域经济学理论创新服务乡村振兴

2022年12月28日 08:40      浏览次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实践内容的综合性决定了研究内容的广泛性和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这也为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契机和实践土壤。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组织以及区域关系的应用经济学科,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特征。深度理解和科学诠释乡村振兴战略,从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挖掘新素材、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归纳概括有规律性的新模式和新路径,是当前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的重要课题,也是拓展学科广度、体现学科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扩展研究主体。县域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关键抓手,是增强集聚经济外部性、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创新区域发展模式的重要着力点,更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战略支点。因此,可以改变原有的以城市、城市群地域单元为主的研究模式,将城市与乡村作为一个整体区域系统。以县域、城镇、乡村为地域单元,探讨新型城镇化下的城乡经济发展、经济互动关系等问题,既是区域经济学区域性特征的外在表现,也是提高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产业发展与乡村资源配置效率的内在需求。

拓展研究方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问题,是依托乡村空间载体,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关键。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新举措,这既是基于新技术革命给社会经济形态与生产方式带来的新变化的前瞻性对策,也是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创新性探索。区域经济学原有的区域发展战略、区域规划、产业布局等基础理论,可以与新型城镇化下的城镇体系构建、乡村产业发展、城乡产业分工与合作等实践问题相结合,并在城乡融合发展、乡村绿色发展、数字乡村建设等领域拓展研究方向。一方面可以丰富原有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乡村产业振兴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注重学科交叉。乡村振兴战略内涵丰富,其实施细则在更大范围内提出了对相关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知识需求,也为区域经济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新学科方向的孕育创造了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创新将是一个长期和持续的过程。经济学研究者既应紧扣时代脉搏,不断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需求,也应积极吸收融合其他学科的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我们应在创新与完善中保持区域经济学旺盛的学科生命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作者刘清春系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乡村振兴学院副院长)


媒体链接:http://www.cssn.cn/index/skpl/202212/t20221227_5572905.shtml





Copyright © 2011 山东财经大学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