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同济访学随笔――图书馆比三家

2011年10月27日 09:07    宣传部 撰稿:周洁    浏览次 


  在同济大学访学期间,借图书、查阅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初到同济,在未拿到校园卡之前,我先去上海图书馆办了图书证,后来又想办法从上海外国语大学办了图书证,所以,我在上海就拥有了三个图书馆的图书证。应该说,这三个图书馆各有特色。
  与山东省图书馆一样,上海图书馆在上海也是不只有一个馆,各个区都有分馆。由于同济距离上海图书馆杨浦区分馆较近,我最早去了那里,只要提供身份证,并交纳100元押金,就可以借书了,而且持图书证可以到总馆借书,我在那里的电子阅览室还查到了自己需要的有关英文资料目录及摘要。后来得知,乘坐地铁从同济去上海图书馆总馆更方便,便直接去那里了。
  上海图书馆有几个方面给我印象比较深。一是大厅像超市一样的自动存包橱柜以及上下楼用的扶梯;二是图书馆内侧从一层到四层整面的大玻璃,透过玻璃,看到里面的绿地以及矗立在中间的孔子像;三是有些书像我们学校的提存书库的管理一样,不准读者自己进库查找,读者查询到有关借阅信息后要交给服务台,过些时候服务台前的大屏幕上会显示读者的姓名,而书是通过传送带从里面一一传送出来的;四是读者通过图书馆的网络服务,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就个人研究的问题向图书管理专家请教有关资料查询信息,我就通过这种方式被告知了厦门大学的一本我应该读的书。
  我去上海外国语大学主要是去英文阅览书库和英文外借书库,因为这里的外文书较全。英文阅览书库的书不可外借,只可阅读及复印,最初要求读者查好书目信息后填好要复印的起止页码,楼下复印室的工作人员会上来取回去复印,读者直接到一楼的复印室去等着付费拿复印资料就行。2011年英文阅览书库里也安装了一台自助复印机,读者刷卡就可以自己复印资料。除了大厅里的书目查询机,2011年英文阅览书库里还安装了一台书目查询机。看来,图书馆的硬件在不断改善。
  同济图书馆总馆坐落在正对(四平校区)校门的地方。图书馆的设计很有意境,正门进去后左右两边对称着,左侧是网络图书室和讲座厅;右边是部分期刊;上二楼后仍然分为左右两侧,仍然是期刊;这个两层楼的部分只是图书馆楼的前厅,从一楼往里面走到中厅才是围成一个大圆环的服务台,正对大门的是总咨询台,负责办证等事宜;里面是还书、借书服务台(寒假前,大厅里还安放了几台自助借书机,节省了人力)。再往里走,还有一个后厅,是一个大书库;而在中厅的左右各有一个电梯,共11层,据网站信息,现在的图书馆总馆面积22225平方米,是1990年建成的。上楼后可以发现,书库的设计也很巧妙,靠窗的一面整齐地放着桌子,供学生自习光线很好,还可以向外远眺校园风光,坐在那里很惬意。
  同济外院也有一个图书馆,集中了外语学科的书籍和期刊,也很方便看书或借书。而且因为人少,图书管理人员很快就能记住读者,有一次我想借的一本书因为条码问题无法通过系统用我的一卡通借出,大概图书管理员觉得我一定是会遵守规章的,很痛快地让我先拿走,当然,我也很自觉,第二天看完就还了书。
  除了硬件的不断改善,三个图书馆还有很多类似之处,如都提供免费饮水,电子资源都很丰富,都常举办各类讲座以帮助读者熟悉图书资源的利用,都有科技查新服务等。
  图书馆的工作时间对读者来说很重要。上海图书馆的工作时间与一般机关相同,让人感觉很不方便。每次我乘坐近1小时的地铁过去,下午4点多就被往外赶,感觉很不爽。而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同济大学的总馆(外院图书馆晚6点下班),工作时间则很长,都是晚上9点半还有借还书业务,不仅方便了白天有课的同学们,老师们白天下了班也可以晚上去图书馆泡着。这样,学校的学习氛围自然就浓厚了。
  馆比三家,似乎人家的硬件都比我们强。但是,我们的图书馆与上海的几家图书馆相比,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工作人员素质高。我一直记得自己在英国访学期间,图书馆的张玲老师帮我查询国内资料和自去年至今图书馆的于丽华老师在文献检索方面给予的细致入微的指导。我相信,有这样敬业的管理人员,我们的图书馆会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和热爱。



Copyright © 2011 山东财经大学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