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大要闻 > 正文
【齐鲁晚报】专访赵忠秀校长:在痛苦中咀嚼出知识的乐趣

2019年04月15日 09:55  单位 : 党委宣传部    浏览次 


4月11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对山东财经大学新校长赵忠秀进行了专访,此时,距离他新任山财大校长刚满4个月。在这4个月里,山财大发生了什么变化?来到全国体量最大的财经类院校当校长,这位经济领域的专家又有何想法?

在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赵忠秀将他的“大学育人之思”娓娓道来。赵忠秀立了一个“小目标”,他要为大学生“增负”,希望学生能感觉到学习的痛苦,并能在痛苦中咀嚼出知识的乐趣。而让山东财经大学成为国内最受人尊重的财经类院校,这是他的“大目标”。

文/本报记者 郭立伟 实习生 司婧雯

片/视频 本报记者 冯沛然

大学不是职业技能训练所

“近40年来,经济学为中国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度成为‘显学’,经济学家也备受人尊重。但是新技术的发展,如人工智能等,为经济学的发展带来了挑战,这是不能回避的。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山财大要起到引领作用。”

4月11日,在山东财经大学燕山校区,专访刚开始,校长赵忠秀就提出了这个现实问题。

从去年12月12日到山东财经大学工作,到今年4月12日,赵忠秀任山东财经大学校长已经整整4个月。从北京到山东,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到山东财经大学,两个城市,两所学校。对标一流,赵忠秀坦言,“我最初看到的全是问题。”在这4个月间,山东财经大学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采访以漫谈形式展开,他将自己的办学理念展现于谈笑间。赵忠秀长期从事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全球价值链研究,是著名的经济学专家,现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但记者也在这层层身份之后,发现一种“文气”,甚或是“担当”,他并不拘囿于经管领域谈财经院校的未来发展。

早在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期间,赵忠秀就一直致力于以人文交流为基础的经贸研究与学术传播。作为一名中国的经济学者,他始终抱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格局与担当。大道至简,他将他的人文情怀、国际视野融入到山财大的办学理念中。

在经济金融领域,是存在一些重复性、机械性的工作的,比如,业界早有预言,10年内银行一半雇员将被人工智能机器人取代。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经济学在中国经历了它的荣光,“人们总是怀念旧时光,但是对我们大学,以及教育工作者来讲,不能这样。我们需要领悟这个变化的根源是什么?哪些是真的变化?在一些繁乱的变化中,实际上有些东西是不变的,是恒定的。”

赵忠秀认为应该恢复教育的本来面目——大学是思维方式的教育殿堂,而非职业技能的训练所。“我们要淡化功利性的技巧,因为这些可以在以后职场、人生经历中学到,多强调方法论的教育,以及思维方式的养成,学生可以自己不断去吸纳知识、管理知识。至于在职业中的能力,实际上它是教育的自然结果之一。”

新文科建设是经管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采访中,赵忠秀提出了一个概念:全人教育。专业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日渐显露出其弊端。之前的人才培养,注重对专业一隅的精通,所以在专业设置上相对细化,割裂了专业的整体融合性,把学生分散到各个模块中。“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而每个人所擅长的领域也越来越窄。”每个人都闷头前行,却没有在脑海中形成关于大局的构想。

而现在,科学技术逐渐与现代专业相结合,比如人工智能,已经渐渐与金融、法律、信息等相结合,要求人才要拥有跨界融合的能力。“专业发展到今天,需要更加强调全人教育和对人的自我追问,通识教育必须提上日程。”赵忠秀说。

所谓全人教育,是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的,简单来说,是以促进学生认知素质、情意素质全面发展,以及自我实现为教学目标的教育。

从今年开始,继新工科之后,新文科的概念渐渐走入公众视野。教育部刚刚发布的“双万计划”中,也要求积极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建设。

不管是新文科还是新工科,在赵忠秀看来,所谓“新”,就是体现在从一隅到综合,回归实际的本源;从以前讲究的“专业对口”,到“跨界融合”,强调专业融合和跨学科协同,这也是经管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再进一步说,“新文科要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相融合,要为工科、医科、农科注入新元素,同时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为新文科提出新命题、新方法。”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副校长期间,赵忠秀便一直在践行融合的引领作用。在他主推之下,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作为国家首批三所院校之一,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三年过去了,该专业几乎已成为国内所有院校纷纷上马的“标配”,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已经领先了三年。

山财大要有舍我其谁的情怀

“当别人刚开始举步时,你已经发展成熟了,你便拥有制定规制规则的话语权。”这种引领作用,赵忠秀希望山财大也要具备。人才培养效益的释放具有长期性、滞后性,今天培养的人才的价值,要到几年、甚至若干年后才能释放出来,这就要求教育必须具有前瞻性。

赵忠秀认为,“财经类大学要有危机感,山东财经大学作为山东省重点的财经类大学,又是全国办学规模最大的大学,更要有舍我其谁的情怀,不要受限于规定或要求,打破‘体制之困’,要敢做。”

当看到曙光的时候,就得赶紧行动,坚决不能等。赵忠秀一直在思考一系列问题,山财大的底色是什么?办学特色到底应该是什么?能够成为什么?有哪些可能?一所大学特色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环境的原因、有人才水平和结构的原因,离不开学校的规划和设计,也需要自下而上的认同和推动。

从3月中旬开始,山财大就开始了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全校上下,认真查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领导精力投入不到位、教师精力投入不到位、学生精力投入不到位、资源投入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

赵忠秀知道惯性思维的强大,也知道这甚至会对部分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习惯产生冲击,但他尽量采用春风化雨的形式,让这一切温和地进行。在思想大讨论中,每一个教师都要寻找问题,讨论一直持续到5月中旬。“要汇集全体教师的智慧和共识,思考学校的育人问题,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自觉意识。”

教育思想大讨论之后,再由教务部门牵头对全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在目前已经形成的版本基础上,再进行修订。强基固本,打破专业领地的自我保护,形成适应未来人才规格的培养方案,然后组织施行。

山东目前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赵忠秀认为这是难得的历史机遇期,他一直在思考山财大在其中可以有哪些作为,“大学要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引领者,山财大责无旁贷。如何激发一亿山东人民内在的山东创造力?山财大要瞄准新现象、新问题,运用新思路、新方法,要敢于创造新知识和经济发展模式,把文章写在齐鲁大地。”

给学生“增负”,在累中收获

包括“新文科”“新经管”在内的办学理念形成以后,更重要的便是将其贯穿到人才培养改革方案中。赵忠秀认为,目前大学生学业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远远不够,“要给学生增负,要让学生感觉到学习之累,要让学生感觉到学习不得不占用到睡眠时间,感到压力和痛苦的同时,从中咀嚼出学习的乐趣,发现学术之美,这就是我的‘小目标’。”赵忠秀笑着说。

赵忠秀举了一个例子,他曾经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给美国杜克大学的7名交流学生上过一门“中国经济”课,该课程的课程大纲经过杜克大学经济系的评估被纳入经济系的正式课程,按照杜克大学的本科生课程标准,每一个学时(50分钟)教授授课时间,学生要相应地完成70-100页的教学材料的阅读,一门课下来学生要阅读3000页左右的材料。“这对我这样一个外国教师也是一个很大的压力和挑战。我们的课程含金量能达到这个水平吗?”

在人才培养上,山财大将尝试实行完全学分制,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辅修专业,自主选择全部课程,拥有更大的学习自主性,各个课程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提高课程含金量。“真正做好通识教育,而不是通‘修’教育,并辅之以第二第三课堂的建设。”

赵忠秀有一个美好的愿景:学生与教师一起浸润在美丽的校园之中,学生可以一转身就能遇到大师,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思辨,憧憬远方。在第一课堂之余,山财大将创造更多机遇,让山财大学子与大师相遇。比如,赵忠秀正在谋划推进山财大与对外经贸大学的全方面战略合作,选派优秀学生到首都访学,丰富其第二校园经历。在办学的国际化程度上,他还将推进与英国一知名大学建成非法人办学机构,成立联合学院,建设真正的新文科,与世界对话,也将会有更多的外国留学生到山财大攻读学位。

“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要面向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一个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最后,我们培养的学生还要能闭上眼睛,沉思冥想‘我是谁?我从何而来?我的文化之根在哪里?何处能放得下心灵?’”大学之所以被学生称为母校,是因为学生离开母亲后,大学在其成长的最重要阶段塑造了他。赵忠秀感觉责任重大。

而这又回到赵忠秀最初说的“全人教育”的起点。在“小目标”之外,赵忠秀是有一个“大目标”的,“山财大一定会成为中国最受人尊重的财经大学!”采访结束时,赵忠秀满怀信心地说。

媒体链接:http://epaper.qlwb.com.cn/qlwb/content/20190415/PageArticleIndexLB.htm



Copyright © 2011 山东财经大学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