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校长赵忠秀应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英文频道《全球财经》(GlobalBusiness)栏目邀请,就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经济全球化面临的挑战和法国总统出席进博会的意义等问题接受访谈。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国与国之间交流日趋密切,不可避免会带来各种挑战,如何建立解决贸易摩擦与分歧的机制?针对这一问题,赵忠秀引用习主席在进博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的说法,强调要建设开放合作的世界经济,提出开放融通、创新引领、包容互惠三大机制。合作开放是基础,开放合作的最终目的是使各方受益,共同开创互利共赢的未来。如今全球化发展提供全球机遇,国际产业网络的建立,为各国经济发展打造了强劲纽带,世界不可分割,孤立封闭的老路只会导致各方利益受损,早已行不通。科技创新则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能帮助我们应对未来全球化的挑战。
依照传统思维,发展中国家更重视出口,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为何要突出进口的重要性?针对主持人的这一提问,赵忠秀指出,中国虽是发展中国家,但如今是世界新兴的第二大经济体,其中国内消费逾50%,贡献了超过70%的经济增长,为全球经济带来利益。中国将以国内消费作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石,这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创造了空间。同时,增加进口也符合对外开放政策,我们不应故步自封,而应进口更多高质量产品,以改善我们的生活,促进高水平发展。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中法建交五十五周年。在这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法国总统马克龙作为主宾国首脑出席进博会,意义重大。赵忠秀认为,马克龙的出席将进一步加强中法两国间的经贸纽带,进一步巩固双方的合作基础。他强调在中法之间的长期友谊与合作中,法国公司起到积极的作用,它们参与中国发展,为之做出贡献,同时也受惠于中国的发展。法国的许多行业,包括制造业、汽车、能源、食品,尤其是奢侈品行业等,拥有大量中国客户,而法国的服务行业,特别是旅游业,也因为络绎不绝的中国游客而蒸蒸日上。法国也一直强调开放的重要性,不只是欧盟的开放,还有世界范围开放。所以中法双边贸易和投资具有共同基础,双方的合作也一直很稳定。

(供稿审核人:隋国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