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大要闻 > 正文
洪永淼教授做客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大讲坛(第八期)

2024年06月13日 10:23  单位 : 科研处    浏览次 


6月11日下午,由我校主办,科研处、学科建设办公室、统计与数学学院承办的“燕山大讲坛”(第八期)在燕山校区和圣井校区同时举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关肇直首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士、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洪永淼教授作了题为《数智时代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研究范式的演变》的学术报告。本期大讲坛由校长洪俊杰教授主持。 

A167D

大讲坛开讲之前,校党委书记查玉喜、校长洪俊杰、副校长彭红枫会见了洪永淼教授。查玉喜代表学校对洪永淼拨冗光临山东财大作学术报告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近年来发展的成就以及近期重点工作等。洪俊杰介绍了学校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以及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等方面近期所采取的一些举措。洪永淼对我校各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并祝愿学校越办越好。

报告中,洪永淼从数智时代的主要特征出发,围绕大数据与统计测度、宏观统计与微观统计的交叉融合、基于大模型的统计建模范式、因果推断与可解释统计学等四个方面内容循序展开。他认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已成为当前数智时代的典型特征体现,容量大、变量多,强关联、噪声大以及高频实时等特征不但对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提出挑战,同时也催生了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而海量微观大数据不仅提升了经济测度的时效性、精准性、可行性等,还克服了宏观测度面临的局限性,为经济测度带来新思路,这些都在很多研究案例中得到体现。

关于微观数据对宏观统计分析的重要性,洪永淼表示尽管宏观统计学侧重于分析整体经济现象,但其分析应建立在微观数据的基础之上。通过将微观数据加总来构建宏观统计变量的过程往往面临关键信息的丢失或失真等问题。为此可以利用海量微观动态大数据为宏观统计分析提供坚实的微观基础。洪永淼还强调了大模型在建立统计建模范式中的重要性。他认为,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其目标皆在于获得一个简明的模型,既能解释经济现象,又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但是近年来的双降现象挑战了传统认知,即一定程度的模型复杂化可能会带来更好的预测效果,这就为大模型的发展开辟了新视角。

洪永淼在报告中还讲到因果推断与可解释统计学。他认为,因果推断是几十年来统计科学与计量经济学的一个重大进展,而可解释统计学是为了解决AI和大模型作为“黑箱”带来的挑战而发展的新领域,强调直观性、统计学可解释性和经济学可解释性。未来,因果推断与可解释统计学将继续作为推动社会科学发展的关键领域。 

洪俊杰在总结中对洪永淼的精彩报告表示衷心感谢。他认为报告体现出极高的学术性、思想性与知识性,将复杂的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讲解得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使所有参会的师生受益匪浅。他还对洪永淼的在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表示钦佩,作为享誉国内外的顶尖计量经济学家,洪永淼不仅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优秀的经济学人才,还推动了中国经济学的国际影响力和经济学研究范式的革新,为我国经济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提问环节,洪永淼对多位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详细地解答。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学生工作部、科研处、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山东金融发展研究院等相关部门、学院和研究机构负责人及师生近900人参加了本次大讲坛。

洪永淼,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关肇直首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量建模与经济政策研究”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负责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与国际研究讲席教授,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会长。

(撰稿:邹通 审核:马恩涛 编辑:李清照 终审:于洪良)



Copyright © 2011 山东财经大学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