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10日,第五届“中外合作办学30人谈-泉城会议”(2025)暨“服务、融合、创新、可持续”——教育强国建设与中外合作办学研讨会在济南成功举办。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鹏、国际处处长王夫海,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教育国际交流》杂志编辑部主任唐振福,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刘永波、孙祖兴,鲁东大学党委书记王庆,山东建筑大学副校长王清标,山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查玉喜、校长洪俊杰、副校长彭红枫等出席会议。汇聚了全国中外合作办学领域重要专家50余人,来自160余所高校和机构的400多位同仁共襄盛举。
李鹏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向与会嘉宾和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山东省在国家教育对外开放和教育国际化高水平发展战略中身肩重任,目前全省有28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3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未来应以高质量中外合作办学为目标,更好地服务教育强省建设。“中外合作办学30人谈-泉城会议”在业内影响力日益提升,已成长为全国中外合作办学领域交流思想、凝聚共识的重要平台。期待本次研讨会汇聚全国中外合作办学领域重要专家进一步为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推动山东省中外合作办学向更高层次迈进。

查玉喜在致辞中详细梳理了山东财经大学的历史发展脉络。他指出,山东财经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锐意进取,具有深厚红色基因的财经类高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48年。他还介绍了学校在科研成果、人才引进、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成就,尤其是近期推出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421”行动计划等成果,并寄语本次大会专家和代表碰撞智慧火花,凝聚学术成果,携手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新路径、新模式。

大会特邀全国经贸领域及教育对外开放领域重要专家作主旨报告。洪俊杰以“国际经济秩序重塑时代的教育对外开放”为主题,基于世界经济发展形势的研判和教育对外开放的展望,分析世界格局的新发展趋势和我国在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经济的重心,并依此深刻解析大变局下教育对外开放的新逻辑、新路径,为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时代新人、构建更高水平的教育开放体系指明方向。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施晓光围绕教育强国建设纲要精神,分析了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新挑战与机遇,为新形势下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提出指导性建议。


大会还召开了山东省专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工作会,会议由山东省教育厅组织实施。教育厅国际处中外合作办学负责人张慧作了题为“山东省专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反馈”的报告。会议还邀请省内外知名中外合作办学评估专家进行互动沙龙,针对各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与会人员进行答疑解惑,提升省内专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认知水平和红线意识。

本次研讨会由山东省教育厅指导,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中心和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共同主办,山东财经大学与山东建筑大学承办,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协办。会议设置了主旨报告、特邀报告以及“校长说”“智库专家说”“国际处长、国际学院负责人说”“法学专家说”四个模块。“中外合作办学30人谈-泉城会议”在理论研究、高端对话、聚集人才、服务高校等方面形成重要机制,成功搭建中外合作办学领域学术交流、理论创新重要平台,逐渐成为中外合作办学研究者、决策者、实践者共同的学术家园。
撰稿:姜晓笛 审核:杨春晓、王剑波 编辑:裴振威 终审:于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