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至11日,第六届中国应用经济学年会(2025)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本次年会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联合主办,以“中国经济的韧性:事实与展望”为主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我校校长洪俊杰应邀出席并作主题报告,副校长彭红枫作大会论坛发言。

本届年会设置了开幕论坛、主旨报告、校长论坛、大会论坛等4个主题论坛。在校长论坛环节,洪俊杰作了题为《关税战的影响及应对》的主题演讲。通过翔实的数据,详细介绍了中国产业链风险敞口的全球分布情况,深入剖析美国“对等关税”对我国各类商品进出口的影响,系统阐述了自贸易摩擦以来全球贸易格局所经历的深刻演变。他指出,贸易摩擦使得原本相对稳定的全球贸易秩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球经贸关系愈发复杂多变,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他强调,必须要以斗争求合作、以实力赢尊重,要坚持高水平开放、巩固我国贸易枢纽地位。同时,加大科研攻关,布局关键产业和环节;积极构建内需体系,推动内外贸一体,畅通国际国内循环;不断拓展“朋友圈”,优化全球贸易布局。
在大会论坛环节,副校长彭红枫应邀作了题为《国际金融周期冲击、外汇市场韧性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言。
中国应用经济学年会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指导下,由中国人民大学发起,旨在打造高层次的应用经济学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平台,为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力量。本届年会,与会嘉宾围绕应用经济学如何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实体经济建设、服务更高水平开放等议题展开热烈研讨,为学科发展与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高培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东北财经大学原校长吕炜,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秘书长、中央财经大学校长马海涛,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其他成员,应用经济学科建设高校部分校领导、学科带头人及中青年杰出学者代表、知名经济学期刊出版社负责人、媒体代表、我校党政办公室、国际经贸学院相关负责人等300余人参加年会。
撰稿:朱海林 审核:鲁天鑫 编辑:裴振威 终审:于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