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大要闻 > 正文
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吕安迪(Andreas Löschel)教授做客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大讲坛

2025年09月23日 09:38  单位 : 科研处    浏览次 


9月22日上午,由我校主办,科研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经济学院、金融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国际低碳学院、“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共同承办的“燕山大讲坛”(第二十五期)在我校燕山校区举行。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波鸿鲁尔大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教授吕安迪作了题为“Financing the Economic Transition—A Behavioural Finance View”的学术报告。校长洪俊杰主持本期大讲坛。

洪俊杰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吕安迪院士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燕山大讲坛”始终秉持高水平、国际化的定位,邀请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分享学术前沿思想,已成为学校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交叉与深化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本次讲座围绕能源转型与绿色金融这一全球性议题展开,既有力呼应了国家“双碳”战略,也高度契合学校在数字经济、绿色金融等前沿交叉方向的研究布局。他鼓励师生把握此次学习交流机会,积极汲取国际前沿成果,拓宽研究视野,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吕安迪在报告中指出,目前全球约80%的初级能源仍依赖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要实现《巴黎协定》气候目标,必须在2050年左右实现净零排放。他系统阐述了能源转型的五大关键路径,包括大幅削减化石能源使用、推进能源系统电气化、发展氢能与合成燃料、全面提高能源效率以及加快负排放技术落地。吕安迪认为,能源转型不仅是技术变革,更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深度参与。他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分析指出,投资者在可持续金融领域的决策往往受到社会责任与价值认同的驱动,而非单纯追求短期收益,这反映出宏观气候政策与微观金融行为之间的深刻联系。为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他提出应聚焦三大维度:一是建立统一透明的可持续金融标准以防范“漂绿”行为,二是科学设计兼具环境与经济双重效益的金融产品与市场机制,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引导跨国资本支持能源转型。

科研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经济学院、金融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国际低碳学院、“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及师生代表17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讲坛。

吕安迪,现任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教授,在德国莱布尼茨经济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长期致力于能源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清华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并领导欧洲经济研究中心研究部门。自2011年以来,担任德国联邦政府“未来能源”专家委员会主席,自2017年起领导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智能能源虚拟研究所 (VISE),并作为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的主要作者,主持撰写第七次评估报告能源系统章节。多次入选《法兰克福汇报》发布的德国最具影响力经济学家五十强,并荣获2022年德国经济学奖。

撰稿:邹通 审核:郭健 编辑:裴振威 终审:于洪良

Copyright © 2011 山东财经大学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