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午,由我校主办,科研处、学生工作部等部门联合承办的“燕山大讲坛”(第二十六期)在燕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期讲座特邀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刘秉镰教授,作了题为“面向数智时代的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学术报告。校长洪俊杰主持讲座。


报告中,刘秉链系统梳理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政策演变的四个阶段,包括公平优先导向阶段、效率优先导向阶段、兼顾效率与协调阶段、重点优先与协同推进。他指出,创新正驱动区域经济学不断发展,新技术革命不仅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民族复兴带来了新机遇,同时新技术的涌现对区域经济学研究提出了新需求。刘秉镰特别强调,人工智能对经济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推进区域经济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他还介绍了南开大学中国区域经济应用实验室的建设成果与应用案例。该实验室作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实验室和中宣部首批人文社科重点实验室,依托大数据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致力于打造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高端区域经济研究智库。

洪俊杰在总结讲话中对刘秉镰教授的精彩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整场报告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为在座师生带来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报告系统梳理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政策的演变历程,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愿景下区域经济日益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对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创新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内容紧扣学科前沿,具有很强的思想启发意义。他强调,刘秉镰教授始终立足中国实践,胸怀国之大者,其研究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特别是在推动区域经济协同与制度创新等重大问题上贡献卓著,体现了深厚的学术担当和家国情怀。
科研处、学生工作部、《经济与管理评论》编辑部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大讲坛。
刘秉镰,南开大学杰出教授、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南开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荣誉博士。长期从事区域产业分析和区域物流规划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工程重大专项”以及几十项省部级、省市政府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委托的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40多篇,出版专著近三十部,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多次获得中央及省部级领导批示。
撰稿:史杰 朱洁 审核:郭健 编辑:裴振威 终审:于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