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午,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学科评议组主办、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社会保障学科建设工作组第三次工作研讨会在济南举行。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社会保障工作组协调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龚维斌,校党委书记查玉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社会保障工作组协调人李树茁,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和荣,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教授席恒等社会保障学科建设工作组成员,以及来自浙江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湖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专家参加会议。开幕式由我校副校长彭红枫主持。
查玉喜向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以及近年来学校贯彻“一一三九”发展思路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人才建设、学科建设和办学空间拓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学科建设,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社会保障学科建设工作组的合作,吸收借鉴先进经验,推动学校社会保障学科高质量发展。

龚维斌指出,社会保障在我国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面对人口规模巨大、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等特征带来的新挑战,社会保障学科建设必须回答好凝练研究方向、深化人才培养、推动交叉融合、强化科研组织等关键问题,推动学科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会议讨论环节,李树茁提出要加强工作组与社会保障学会的协同,系统构建学术共同体,强化学科共同体建设,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特色优势,完善常态化工作机制。高和荣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学科体系视角出发,系统阐述了全球视野与中国特色相结合的必要性。席恒表示,应从中国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中提炼理论精髓,构建既能解释中国实践、又与国际接轨的理论体系。
与会专家认为,在学科建设方面,要坚持系统性、整体性推进,促进学科交叉,形成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做到研究方法训练与实践能力培养并重,为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在区域特色方面,要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根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推动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

我校党政办公室、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公共管理学院有关负责同志,公共管理学院骨干教师参加会议。
撰稿:段培新 审核:田远 编辑:裴振威 终审:于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