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实习生 王姝然 通讯员 尤泽民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累计签约了来自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42名头部海外青年创作者,他们在海外各大平台的总粉丝量接近3亿。他们都成功入驻国内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并总计增长了超2000万粉丝。我也帮助近百个中国国货品牌通过KOL营销触及海外消费者,并带动产品外销。”一口气报出这一连串亮眼数字的,是21岁的李春霖——一名山东财经大学的创业者、该校工商管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
在师长和同学眼中,李春霖是个不折不扣的“神奇小子”:16岁创立跨境MCN公司,携手全球网红刷新视频网站涨粉纪录;带领团队斩获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国家级创新创业大奖金奖;被聘为校内创新创业导师,将自身经验倾囊相授给学弟学妹。
不乏有媒体将这名站在时代前沿的年轻人比作“新时代的‘马可·波罗’”。他用创意助推中国文化“出海”,架起中国与世界沟通的一座崭新桥梁。
从盗版乱象中窥见创业机遇
2018年,14岁的李春霖通过自主招生进入青岛中学就读高中。从小独立的他打算自筹学费,加之受创业类电视节目影响,就跌跌撞撞地开始了创业路。
起初,李春霖考虑过打工等传统途径,但因年龄限制行不通。机缘巧合下,他将目光投向自己最熟悉的领域——网络自媒体。当时他是B站深度用户,尤其喜欢观看那些由网友搬运的海外优质内容。他逐渐意识到一个现象:彼时国内视频网站充斥着大量的YouTube视频,播放量居高不下,但这些海外优秀创作者的作品并未获得授权,不仅分类混乱、质量参差不齐,还阻碍了原创UP主与中国观众的直接互动。
这一乱象引发了李春霖的深度思考:“为什么不能通过正规渠道,将优质海外创作者引入国内平台,协助他们开设官方账号发布视频?”这既能满足国内观众对高质量内容的需求,又能让海外作者获得应有收益和粉丝互动。
就这样,一个大胆的创业念头在少年心中萌芽。李春霖开始着手统计网站上未经授权但点击量很高的那些YouTube博主,精心筛选出内容优质且契合国内受众口味的创作者。名单确定后,他立即行动起来,通过电子邮箱、社交平台私信等方式,直接联系这些素不相识的海外博主。
然而,回应李春霖满腔热情的,却是长达两年的沉寂。日均十几封邮件发出,收到的回复却寥寥。
“海外创作者们缺乏对中国市场的认知,未察觉到中国市场所具备的巨大潜力;另一方面,国内当时也鲜有成功的优质海外创作者本土化案例。”李春霖回忆,大多数海外创作者对这个突如其来的中国高中生以及他的商业计划并不感兴趣;语言不通、文化差异,更让他的创业计划雪上加霜。
李春霖说,“尽管没有回复和自动回复的邮件占绝大多数,但每一次收到回复并与海外创作者们直接交流,都增进了我对他们生活工作的认识与了解,每一次逻辑清晰的拒绝也都指导我不断完善商业计划”。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李春霖意识到许多海外创作者埋头内容创作,对中国市场缺乏了解,与其直接对接创作者本人,不如尝试联系他们背后的经纪团队或投资人。
5万美元“信任赌注”催生“UPUP体系”
调整策略后,李春霖立刻将目光投向那些认同中华文化、熟悉中国市场的海外资方。经过深入调查,他锁定了几位潜在的合作者,其中一位便是加拿大籍投资人Frank。
年长李春霖整整50岁的Frank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进入娱乐产业,曾供职SonyBMG公司,对亚洲市场颇有了解。李春霖敏锐地判断,Frank或许能理解他的理念。
于是,他鼓起勇气,给Frank写了一封长邮件。信中,这名中国高中生详尽讲述了自己两年来的创业尝试、市场前景和初步的商业设想。
“邮件发出后,我并没有抱太大期望。毕竟此前的石沉大海已成常态。”然而,令李春霖意想不到的是,Frank很快回复了一句话:“你如何看待金融危机?”邮件开头的“Hi Tim”(你好!Tim),提醒他这并非自动回复。
“起初我并不理解这个问题的目的和意义,但来之不易的机会令我倍加珍惜。”面对这道突如其来的“考题”,李春霖认真作答:“金融危机会导致全球经济下行,但我认为自己是能在经济下行周期中抓住机会、逆势生长的人。”
次日凌晨,Frank再次来信:“为什么不把合同发给我,或者至少把银行信息发给我?”短短一句话,宣告李春霖终于迎来梦寐以求的合作——年仅16岁的他获得了投资人抛出的5万美元投资。那一刻,李春霖抱着舍友痛哭。两年的坚持,终于有了结果。
多年后,Frank坦言,打动他的是李春霖的真诚和决心。事实证明,这5万美元“信任赌注”收获了远超预期的回报。有了资金和资源的加持,李春霖的创业步伐一日千里。
2020年2月,在Frank的协助下,Music Travel Love LLC(有限责任公司)于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正式注册成立,16岁的李春霖担任公司总经理。很快,公司签约的一位海外创作者,认证了“音乐兄弟MTL”账号并正式入驻B站。让业界惊叹的是,该账号首条视频播放量便破千万,快速吸引超过100万粉丝,引发广泛关注并进一步验证了“海外创作者本土化”这一全新赛道的商业价值。
不久后,李春霖将自己孵化的另一个百万粉丝账号的国内独家代理权,以120万元的价格出售,赚取了创业生涯的“第一桶金”。
成功打开局面后,李春霖并未止步于充当“内容搬运”的桥梁,他开始探索更高层次的合作,逐渐从单纯引入海外青年创作者,转型为提供全球社交媒体账号管理和内容策划支持的合作伙伴。
在这一过程中,李春霖始终坚持的首要前提是文化认同——只有那些“认同中国文化、愿意携手合作”的创作者,才值得并肩前行。基于该理念,他创新打造“UPUP海外达人筛选体系”——即Uniformity(一致,对应创作者中国文化认同度)、Prestige(影响力,对应创作者国内外影响力)、Union(合作,对应合作适配性与执行效能)、Promotion(推广,对应内容传播力与目标转化力)。
文化赋能,让中国故事走向世界
李春霖创业版图的一步步扩展,恰逢中国品牌和非遗“走出去”的时代契机。他充分利用此前积累的全球网红资源,帮助国内优秀产品讲好文化故事,让中国制造有尊严地走向世界。在他的诸多项目中,与一家藤编手工家具企业的合作堪称经典案例。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藤编技艺源远流长。该企业生产的户外藤编家具质量上乘,非常契合北美家庭户外庭院的需求。但长期以来,中国藤编家具大多以低廉代工品形象,通过沃尔玛、家乐福等渠道贴牌出口,难以实现品牌溢价。
李春霖决心重新设计传播策略,精心策划了一场特别的藤编文化之旅:邀请海外视频团队来到中国藤编工厂一线,近距离记录藤椅的诞生全过程,将整个生产与流通链条拍摄成一部纪实短片。
一名网友留言感叹:“当你知道这椅子是千年文化传承的结晶,再看它的价格标签,竟觉得物超所值。”在李春霖的推动下,这家藤编企业成功拓展了欧美市场渠道,通过文化赋能实现产品溢价,真正让中国传统技艺“有尊严地‘出海’”。
李春霖还将创意触角伸向更多领域。他以“KOL+音乐+航拍”的创新模式,承接了阿布扎比、迪拜、巴厘岛等多个海外旅游部门的推广项目,用动人音乐和震撼影像展现异国风光,总营收超百万美元。其中一条视频在YouTube上播放量超7000万次。
更重要的是,他用同样的模式“反哺”:积极邀请海外网红博主来到中国,亲身体验中华文化之美,再将所见所感制作成视频分享到全球社交平台,让世界看见一个真实可爱的中国。这种“请进来、走出去”的跨国内容生产闭环,成为他推动中国文化“出海”的新尝试。
2025年春,李春霖受邀担任2025世界牡丹大会暨第34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外籍网红项目负责人,组织来自巴西、埃及、意大利、俄罗斯等国的5名海外博主,担任“曹县汉服海外推广大使”。
当这些不同国家的青年穿上汉服,漫步于牡丹花海时,汉服、牡丹这些具体的文化符号,成为连接他们的共同语言。活动结束后,博主们自发在全球十余个社交平台发布上百条视频,其中一名博主甚至在自己的婚礼上选择了中式礼服。
做架设跨文化桥梁的青年使者
2022年,随着项目步入正轨,李春霖迎来了个人成长的新阶段——考入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继续深造。很快,他的创业经历引起了学校的关注。在老师的支持和指导下,李春霖将实业项目转化为创新创业竞赛的课题。
2024年举行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李春霖领衔的“UPUP文化——开拓中国品牌出海的新‘丝绸之路’”项目勇夺赛事金奖;同年,他还代表山东财经大学创业团队摘得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等多项殊荣。在深耕自身创业领域的同时,李春霖受聘担任校内青年创新创业导师,走进校内创新实验班,与学弟学妹们面对面分享创业历程。对有想法却缺少资金的低年级同学,他甚至会主动提供经济资助。
关于长期目标,李春霖坦言,他更希望能成为“中外青年文化对话的扎实桥梁”,与每一位合作的海外网红博主形成“长期的文化共鸣”,“让中国文化在海外不是‘单点传播’,而是能生根、能引发持续讨论,这比任何‘规模数据’都更有价值”。
媒体链接:创立跨境MCN公司,“神奇小子”亮出耀眼K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