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高校立德树人实践的重要创新:王邵军 王莉莉等著《新时代高校实践思政教育创新教育研究》出版

2022年01月08日 15:47  单位 : 党委宣传部    浏览次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他认为“既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倡导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如何上好思政课”“如何发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积极作用”等问题形成了许多具有鲜明现实意义的重要阐述,高瞻远瞩、提纲挈领,为做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指明了方向。

新时代赋予思政教育新使命,新时代开启高等教育新征程。在多年的理论研究和育人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实践思政”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忠实践行,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使命担当和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践思政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回归实践教育的初衷,坚持关心厚爱和严格要求相统一,尊重规律和积极引领相统一,实现从轰轰烈烈的理念倡导到扎扎实实的系统推进。我们坚信,实践思政将为培养心中有信仰,行动有方向,脚下有力量的逐梦人和奋斗者而砥砺前行,行稳致远!

近期,王邵军、王莉莉等著的《新时代高校实践思政教育创新教育研究》一书由经济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我们在此转发部分章节,以飨读者。


新时代赋予思政教育新使命,新时代开启高等教育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重视实践育人,实践思政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忠实践行,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使命担当和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践思政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回归实践教育的初衷,坚持关心厚爱和严格要求相统一,尊重规律和积极引领相统一,实现从“轰轰烈烈”的理念倡导到“扎扎实实”的系统推进。实践思政将为培养“心中有信仰,行动有方向,脚下有力量”的逐梦人和奋斗者而砥砺前行!新时代实践思政建设,我们从这里启航!本书历时三年,通过查阅文献,走访调研,凝练思想,创新理论,总结经验,数易其稿,终成此书。

本书分为八章,分别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趋向、高校实践思政教育模式的理论探讨、高校实践思政教育的向度和功能、高校实践思政的模式构建和实施路径展开。

绪论

一、驱动实践思政创新研究的核心思路

新时代新形势下,大学生承担着民族复兴的艰巨任务,高速发展的中国对大学生群体提出了新的历史使命:能够承担民族复兴伟大任务的新一代必须是能够深刻认识和把握国情、世情且全面均衡发展的一代,但与此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却存在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客观问题。

在思政教育中,实践既是来源,又是最终目的。实践思政基于“立德树人”目标进行教育价值追求,致力于解答“思政教育所是”或“思政教育是者”,助力思政教育回归初心、溯本追源。实践思政通过将实践的思维方式渗透到学校各类教育活动中,系统整合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体系,将思政与实践、理论与实践、专业与课程、思政与课程等围绕思政展开的各项工作整合拿捏,各要素在互动中实现功能的整体性提升与效能的倍增,达成创新育人新模式,构建大思政协同育人大格局。

山东财经大学从2010年开始将实践作为“立德树人”工作的突破口和深化德育综合改革的动力,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创新,加强顶层设计,经过近十年探索初步构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1145”思政育人工作模式。将实践思政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探索实践思政教学模式改革,推动实践思政课程改革,大力开展实践思政建设试点工作:致力于打造实践思政领跑示范工程,致力于培育新时代卓越“实用型”人才,致力于深化实践思政教育评价改革,致力于培养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实践思政师资队伍。实践思政的实施过程绝不是一种或两种简单的教学策略的应用,而是一整套相对完整的育人体系作为支撑。

(一)实践思政促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转化

实践思政的优势在于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相互转化。教师应在遵循主体性、适应性、协调性以及实践性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具体到操作层面,需要从推动健全三个课堂的实践性入手:首先,需要推动第一课堂(教学课堂)实践思政改革,修订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程培养方案,探索混合式教学,积极推广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实践教学学分,让学生在专业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思政教育的实践性,能够自主的将思政教育内容有效转化到实践行动之中;其次,挖掘第二课堂(社会课堂)的实践育人优势,引导大学生群体深度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注重现实问题,通过实践激发学生的内源性学习动力,切实做到在实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打造学校特色的社会实践品牌;最后,借助第三课堂(网络课堂)的优势,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参与到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过程之中,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与自我超越。思政教育通过实践教学过程,大思政课变得生动、多元,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从显性教育到隐性教育再到显性教育的转化过程,而这种转换是符合学生心理预期的,也将会收到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二)实践思政营造五位一体的育人环境

育人环境是教育中一种相对稳定的时间和空间场域,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促进性作用。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教学改革的实施,课堂的边际随之逐渐扩大,课堂教学的育人环境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一间教室,而是扩展到整个学校,甚至延展到家庭和社会当中。因此从这一层面来看,大思政课的育人环境与立德树人密切相关,育人无小事,学校需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时时刻刻体现出立德树人的要义,努力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思政育人的精神所在,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耳濡目染,才能够有效地实施实践思政。因此,在实践思政育人体系建构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加注重以文育人,将学校、家庭、社会、社区和个人五个主体联动起来,形成五位一体的思政教育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扎根于校园,落实到家庭,繁茂于社会,形成以大学生综合服务平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平台、大学生资助援助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和信息网络教育管理平台五位一体的一站式育人服务机制,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社会文化和家庭文化,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随时随地接受实践思政的浸润。

(三)努力提升教师实践思政的意识和能力

实践思政的实施离不开教师高水平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意识的引导,依托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才能够真正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当中,实践思政才能够被学生所接受、所理解,因此这对教师的实践思政意识和能力提出了要求。

一方面,要加强教师实践思政能力的建设。育人先育己,在实施实践思政的过程中必须时刻注重提高任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为确保思政教育落到实处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自身首先要学懂弄通做实思政理论,必须要真学、真信,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不断锤炼自己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格,遵纪守法,遵从道德规范,以身作则,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只有这样教师对学生进行实践思政指导时才能具有感染力,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的信服,教师的言传身教胜过各种绞尽脑汁想出的虚构的案例。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教师课下的数字化言行也会随时随地的影响着学生,教师在努力做好自我,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同时,还需要特别注意不要成为两面人

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驾驭能力。在实践思政实施过程中能够破解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隐蔽点,凝练和整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掌握教学的主动权,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程、相同学生的不同时间段和不同表现,来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审时度势地开展实践思政。实践思政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教学互动,只有当学生能够积极地响应教师发出的教学信号,并且通过自身的思索与接收到的教学信息产生积极的良性互动,顺利完成行为的实施,实现知识自主建构的全过程,实践思政才能真正做到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见行见效。而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在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基础上与学生产生互动,达成共鸣。

(四)实践思政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和形式

实践思政的教学资源作为开展大思政课的保障和基础,对实践思政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纵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不论是思政理论课还是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被狭隘化,许多老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难以找到与课程高度匹配的教学资源,往往为了设计一个教学案例而绞尽脑汁,实践思政从多维度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边界,在教学资源和形式上开拓了思路。

首先,加强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深入开展思政教学改革,汇集各方专家开展实践思政教学改革的研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为基础,构建并完善实践思政的教学内容及课程标准,建立国家层面的思政实践案例资源库;其次,重视社会大课堂在丰富实践思政教学资源方面的重要作用,依托社会资源建立实践思政教学实践项目、实践教学基地、讲授平台,将社会大课堂所蕴含的学科资源、专业资源、行业以及企业资源转化为实践思政的教育教学资源;最后,转变教师心中传统的教材即教学内容的刻板印象,提升教师善于发现、善于提升、善于运用的教学能力,将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进行凝练、提升,打造出一批能够真正引起师生共鸣的教学案例,从而丰富已有的实践思政教学资源。

二、开展实践思政的教育目的与意义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保障社会主义建设,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使命。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就需要突破既有思政教育模式,实践思政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社会实践中让思政理论走进大学生的心灵,让大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生动形象的化解理论的艰涩,提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让思政教育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受益终身的教育内容。

(一)开展实施实践思政的目的

高校思政教育开设的目的不仅是让大学生知道、掌握马克思理论本身,更要做到“授人以渔”,通过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升大学生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质量。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到开展可以让大学生通过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依托各学科特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实践思政加入思政教育体系,可以以实践为依托增强大学生的实干意识、团队配合和吃苦精神,提高其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能力。因此,开展实施实践思政的目的主要有:

其一,实践思政有助于实现思政教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以思政课和课程思政为代表的理论教学部分是现有思政教育的主体,但面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新诉求略显乏力。实践思政所强调的实践教学部分以大学生更为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通过校园、社会、网络等多种途径,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同学们进入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在实践中通过独立思考、自由探索,体验思政教育的魅力,全面提升个人能力和素质。实践思政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融合,有效增强思政理论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进而提升了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实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其二,实践思政有助于实现社会生活与校园教育的有机结合。实践是认识产生的必经之路,社会生活的本质就是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实践是产生认识的必要条件,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理论联系实际需要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深入企业、社区、乡村的大学生,依托科技服务、帮扶志愿活动等,在实践中“起作用、长才干、作奉献”,对国情、社情、民情有了切身的感受才能更加理解了为国家奋斗、为人民服务的意义。实践思政把社会实践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进而促进了社会生活与校园教育的协同作用。通过教师的理论指导,可以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少碰钉子,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手段增强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切实有效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二)开展实施实践思政的意义

开好思政课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并最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这一任务不是以教学单位或者教学环境为背景,而应该是以当前和当下的时代为背景,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之大机遇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大未来。实践思政的提出让思政教育回归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教育理论的本源,有助于解决高校思政教育正在面对的诸多困境,依托实践的力量突破思政教育发展的“瓶颈”,对思政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其一,思政理论体系是思政教育活动开展的思想指南,实践思政教育体系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思政教育是一门来源于实践并最终应用于实践教育体系。突出思政教育的实践属性就是在充分理解实践对认知作用的前提下注重通过实践的检验、理性的反思,提升科学理论知识的亲和力与针对性,促进学生真正将所受教育内化于认知结构,进而真正改变自身思维方式,形成良好的观念体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实践思政强调思政教育必须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优化授课方式,借助实践的力量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让更多的教育者参与到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当中,推动思政培育体系的日臻完善。因此,实践思政不但积极回应了时代对思政教育的要求,还对未来的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其二,提升了新时代大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实践思政强调了学生在思政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能动性,学生充分运用多样的教学技术手段,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不同观点的碰撞在实践中检验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情况和应用能力。通过实践思政大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对社会的认识更加全面、客观,优化了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了自主学习意识。

实践思政充分践行教育实践哲学理念,更加强调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将开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进行整合,将实践渗透于教育活动全过程。突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通过在实践中的反思与体验实现自身道德素质的提升。

其三,加深了新时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思政教育鲜明的政治底色,是高校铸魂育人的基点,是坚持办学正确方向的根本政治保证。在“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的过程中应不断用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补钙壮骨、凝神聚气,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性应成为实现教育革命的逻辑起点,成为思政教育的理论品格和给予思政教育旺盛生命力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领会、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走出课堂,在生活中通过鲜活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体验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实践的巨大影响力,才能更好的把握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精髓,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实践思政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受益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

其四,实践思政提升了思政教育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实践思政是扎根中国大地搞教学,同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系统的教育理念,它所富涵的时代特点、地域精神和民族情怀将使思政课更有人情味,更加入脑入心。实践思政根植于实践的沃土,最终回归实践,构建和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立德树人讲究方法和过程,更在意目的和成效,只有心里装着党和国家,在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才能培养出为人民服务的人,对党忠诚的人,有志于投身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人。

社会实践的复杂性决定了实践思政教育过程不是单一的思政课或某一门专业课能够实现的。多学科融合,多学科互动,让思政教育体系从“平面”走向了“立体”,夯实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基础。实践思政是特色鲜明的思政教育模式,体现了思政教育改革的创新精神,大大提升了思政教育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趋向

一、新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多元文化思潮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推进、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变革和多元文化因素的碰撞,消费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利己主义的流行,使得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特征,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基本道德规范受到相当大程度的挑战。每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大学生是社会的新生力量,是社会未来的脊梁,也是最能并最愿意接受多元文化的群体。大学生能否处理好多元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决定了社会发展的走向,因此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思政教育既承担着引导大学生前进方向的重任,又发挥着宣讲平台、传播平台的重要作用,正确认识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各有不同,多元文化依托信息传播的力量推动着人们多元价值观的形成,塑造了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差异。经济的高速发展、多元文化的盛行、信息媒介的不断丰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不断强化着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学生的思想观念表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需要针对教育主体的变化推陈出新,适应时代的要求。

“00为主的大学生群体其成长条件相对优越,但他们的心理与生理尚处于成长阶段,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文化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对西方文化过于崇拜,以至于不能真正的认识到社会主义价值观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甚至有学生因为受到不法分子所传播的不良思想与言论,产生了扭曲的思想。在多元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大学生可以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在接受西方优秀文化的同时,不可避免的接触到负面思想,这些思想的冲击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导致了当代大学生思想的迷茫与混乱。

这些问题的出现为当今高校思政教育拉响了警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突出预防性,即:大学生的思维在多元文化的综合影响下,一元化的价值观教育难以满足多元文化建设的需求,需要有效地预判和研究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与潜在问题,保障大学生的思想在受到多元文化影响时不会出现问题。以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只注重解决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方案也欠缺实效性与时代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引导问题。

当代高校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中流砥柱,目前来看我国当代大学生总体积极向上、奋发图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正悄无声息地蔓延着,新时代大学生对新文化、新生活方式、新思维方式都有积极的接纳心态和强烈的尝试欲望,亟需突破原有教学思维,发展适用于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面对来自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成长环境、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大学生,若是单纯运用一元文化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很难真正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思想的意义与价值,思政教育工作者只有与学生群体建立起深度的链接,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自觉地开展知、行转化,使其真正的了解到思政教育的意义。

我国文化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之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想意识。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应该与时俱进,与实际联系起来,改革已有的思政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保证高校思政教育长久的生命力与活力。

(二)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全媒体时代媒体形式深度融合,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更多途径和渠道,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用户体验更为丰富,深刻的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既需要面对挑战也迎来了更多改革创新的机遇:一方面,新时代大学生信息获取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等都产生了颠覆性的改变,高校思政教育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手段、教育模式,才能有效提升思政教育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媒体技术渗透到高校教育教学当中,既丰富了教学资源也拓展了教学手段,这是高校思政教育的良好机遇。

一方面,全媒体时代降低了高校思政教育教师的话语权。全媒体时代,学生接受信息的来源纷繁复杂,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影响着学生对教师教育内容的理解和阐释,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中的教师话语权受到挑战,降低了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权威,这会严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全媒体时代的来临,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信息接收层面处于平等地位,但值得关注的是在信息接受范围与信息获取能力上存在明显的差别,受教育者对于媒体信息的获取数量和获取种类显著高于教育者。网络世界可以为学生提供繁杂丰富、取之不尽的知识内容,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人脑无法与机器相抗衡,这使得教育者的知识优势减弱,撼动了其思政教育主导的地位,知识传授的权威性光环逐渐褪色。

另一方面,全媒体时代进一步唤醒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媒介环境的变化打破了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增强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自我表达意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满足于通过教育者口头表达的理论灌输,“你讲我听”的思政教育模式无法适应时代的变化。面对新鲜事物,受教育者甚至有可能成为教育者的老师,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角色日益模糊,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受教育者自我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但过度依赖媒介获取知识的方式,难以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质量进行把控,教师在思政教育中“领路人”和“把关人”的作用凸显。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获取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媒介技术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流提供了多样化的途径。这些都形塑了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激活了他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意识和选择意识。“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不但无法达到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甚至可能激起抵触情绪。掌握大学生群体的个性特征,构建起以大学生为主导的思政教育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可以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这是探寻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突破口。

二、实践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教育创新理念敦促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在新时期、新经济以及新技术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教育界更要致力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兴人才。这也是教育界应当尽到的重要职责,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要不断进行创新,紧跟时代的发展。

1.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高校各级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制定规章制度、日常管理和改进传统工作方法时,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迎合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利用一切条件调动与提升大学生群体参与学习与科研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体现在对大学生的教育服务和管理过程中,紧紧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这一中心思想,承认并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把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落实到具体教学实践中,需要在各项思政教育活动中展现大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凸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地位,将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诉求高度契合,既强调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既强调理论认识的基础性,也注重实践养成的必要性。总体来说,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根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内在潜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教育根本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赋予了当代大学生自主的文化选择权,社会的信息化赋予了当代大学生自主的信息选择权,这些均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

2.坚持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全局,是一切工作的中心问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承载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是造福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基本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在于使受教育者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明确正确的指导思想,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道德习惯,建立起广泛的兴趣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形成完善的人格,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因此推动新时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中的应有之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进程中,必须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通过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方式,让大学生在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全面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高校需要努力营造求真、向善、达美的校园文化,通过思政教育促进新时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

3.坚持改革创新

社会的发展有自己的特点,社会实践内容不是一成不变,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才能跟上时代的脉搏。进行思政教育改革需要强化理论指导性与教育针对性,这既是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方向,抽象化、形式化、空洞化的思政教育必将逐渐失去实效。理论来源于实践也将指导实践的实施,基于思政教育的演变进程来分析,创新性是思政教育发展的重要生机。思政教育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求得实效成为思政教育的根本目标,这也是判断思政教育工作有效性的重点。持续强化思政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以及创新性才能保证其具备生机与活力,才能使思政教育充分体现我国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把我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内容作为思政教育的素材是思政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教育实践理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1.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内涵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论断,客观的物质世界可以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改造,人类社会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是通过物质资料生产实践推动的,社会生活的本质就是实践。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批判汲取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实践观点形成的,揭示了实践的本质——“社会生活的本质上是实践的”。毛泽东同志在其著作《实践论》中清晰地阐释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社会实践才是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也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够真正的促进思想意识的发展,检验思想意识成果的正确性。实践可以实现大学生对思政理论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而发自内心的理性认识可以积极推动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实践与认识的互动就是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提升人们的思想,将思政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特点

实践活动具有直接性与现实性。实践是有别于自然物质形态的运动和动物本能的活动,它是人类特有的客观活动,具有对象性,是人类通过对象性活动有目的的改造和利用客观世界,以满足自己需求的事实。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客体,将人的目的、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现实,创造出具有主体性特征的人的客体世界。实践的直接性与现实性发源于人的主观活动,同时又能将人的主观活动外化为感性的客观存在,通过实践活动,人与物质相互作用,“做”的过程可以将观念落于实处。人的理想、认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可以通过实践对象化为实际行为或实际物质,是人们发现世界、改造世界的基础。

实践活动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人类通过实践创造出了无法根据自然运动本身产生的物质,这就是实践的创造性。在实践的道路上,人们可以主动地认识世界的客观规律,同时也可以使用认识到的客观规律改造世界,让事物按照人们所期待的方向发展,实现事物为人所用、为人所有的人类发展目的,这体现了实践的自主性。实践是由人类社会活动产生的,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起的,人类积极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与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活动有着本质区别。人类的实践活动改变了人与物的关系,通过实践活动“人”与“物”的关系——由“物”支配“人”转变为了由“人”支配“物”,体现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自主能动性。

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与历史性。每个历史阶段的实践都与具体的历史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都有自己的特点,实践的具体内容、规模和水平受限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同时,实践还具有极强的社会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不是一种孤立的个人活动,实践的开展与实施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是一种社会活动,没有社会就无法开展实践。

(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论与认识论的联系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活动是人脑对外部世界反映和被反映的活动过程,作为认识活动成果的理论认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只有客观世界才是人类认识的真实对象,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不能先于物质、先于实践、先于经验的。所谓认识不能先于物质就是以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为前提,承认物质世界在人类意识产生之前就早已存在,正如列宁针对认识所提出的观点:感觉与意识仅仅是外部世界的映象。所谓认识不能先于实践和经验是指人们的认识受实践水平的制约,认识是可以超越现实的,但要以实践为基础。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以往的哲学家总是说:人的“求知欲"、“好奇心”、“科学兴趣”或“理论兴趣”等是引发认识发展的动力,但这些说法夸大了心理因素的作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才是推动认识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实践和对社会实践的需求不会始终一成不变;相同地,人们的认知能力也是随着社会实践的进步不断增进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认为从来没有一个经验的、纯粹客观的真理与主体实践活动无关,真理始终是通过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活动产生的。虽然认知能力、实践方式、现实需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但客观物质世界的规律性都是通过实践活动被人类发现并归纳总结成真理的。

第二章 高校实践思政教育理念的探究

一、实践思政的理论内涵

(一)实践思政的界定

所谓实践思政从宏观层面是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思想,“三全育人”为主线,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各类课程思政为基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学懂弄通到做实之间的过程性培养,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从操作层面上实践思政则是指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实施的与思政课、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种教育形式。

实践思政的价值是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为双主体,以思政教育为客体形成的一种价值关系是通过双主体的“实践认知”活动建立起来的,两个主体需要共同发展和进步才是思政教育获得完备价值形态的有效途径。需要指出的是“实践思政”并不是简单的“思政的实践活动”,其根本区别在于“实践思政”所指的并不是某一项具体的工作,而是一种思维模式和理念。因此,实践思政是以实践的思维将开放性的思政意义进行有机组合,是实现思政教育实践属性的一种理论形态构建。

实践思政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属性就是在充分理解和重视实践对认识作用的前提下,注重通过实践的检验、理性的反思提升科学理论知识的亲和力与针对性,促进学生真正将所受的教育内化于认知结构,进而真正改变自身的思维方式,形成良好的观念体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同时,实践思政充分践行教育实践哲学理念,更加强调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将开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进行整合,将实践渗透于教育活动全过程。通过突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成长,实现自身道德素质的提升。

(二)实践思政的价值

1.实践思政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忠实践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思政教育鲜明的政治底色,是高校铸魂育人的基点,是坚持办学正确方向的根本政治保证。在“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的过程中应不断用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补钙壮骨、凝神聚气,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性应成为实现思政教育改革的逻辑起点,成为思政教育的理论品格和永葆思政教育旺盛生命力的源泉。

2.实践思政是习近平知行合一思想的有效落地

习近平总书记的知行合一理论作为重要的治国战略和政治智慧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到知行合一要“知”为基础,“行”为重点。思政教育的“知”是蕴藏在思政课和专业课程中的理论素养、中国精神和价值取向,思政教育的“行”是对所“知”所思的求证践行,是于实处发力。高校思政教育要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使科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靠的终究是脚踏实地的闯劲和抓铁有痕的真章。要善于把“知”付诸于“行”,非厚“行”薄“知”,而是求“知”为“行”,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帮助核心价值观实现有效地内化,并进一步外化到切实行动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思政的本质是努力践履所学,学有所得并将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实践就是“行”,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行”,通过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学到的本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以新的思想认识推动实践,同时基于新的实践启发思维,在“行、知、再行、再知”的上升进程中持续强化综合本领。

3.实践思政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支点

开好思政课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为国家培育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最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这一任务不是以教学单位或教学环境为背景,而应该是以当下的时代为背景,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们的目标。实践思政根植于实践的沃土,最终也将回归实践,构建和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立德树人讲究教学方法和教育过程,但也更注重落实教学目的和教育成效,教育者只有心里装着党和国家,在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从实践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才能培养出为人民服务的人、对党忠诚的人、有志于投身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人。实践思政是扎根于中国大地搞思政教学,同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相结合,为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不断努力,它所富涵的时代特点、地域精神和民族情怀将使思政教育更有人情味,更易入脑入心。

(三)实践思政的内涵与特点

1.实践思政的实践属性

实践思政的提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受教育者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理性的反思才能真正将所受教育内化于认知结构,改变自身思维方式,从而纳入引导性的观念体系,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马克思主义强调在实践中才能够使理论知识得到检验,才能够推动人类社会质的飞跃与发展,由此可见实践在创造客体价值和优化主体思想方面,不但能够提高个人的品质修养,也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明确的认识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更是思政教育的归宿。

落实实践思政需要建构起一整套育人体系:推动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程思政的实践思政改革,在第一课堂(教学课堂)设置实践教学学分,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所学有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社会课堂)的实践思政育人优势,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激发内源性学习动力;整合网络教学资源,丰富第三课堂(网络课堂)实践思政资源,注重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线上、线下、校内、校外一体化实践思政育人体系。

2.实践思政的特点

实践思政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依托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思政教育成效,从思政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角度来看,需要把握好实践思政的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突出思政教育的实践性,提升认知能力。实践思政有助于学生从知行合一的角度提升认知能力,增强国情认识,可立大志。在实践过程中,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水平可以充分展现,在实践当中感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受教育者只有通过亲身经历才能够判断理论知识对其成长是否起作用、起了什么作用、起了多少作用。通过实践思政过程让受教育者切实的认识和接受思政教育所传授的内容,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并能付诸于实际行动,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树立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

其二,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突出社会大课堂,厚植家国情怀。实践思政有助于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社会中感悟家国情怀,可明大德。引导新时代大学生进入社会大课堂,建设起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劳动教育、社会调查、公益项目、科技发明等实践活动,可以充分调动起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在实践中受教育者能够置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沿,切实的感受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实践思政学习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结合可以有效增强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切实做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其三,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强化使命担当。实践思政有益于学生稳定自身的理想信念,强化整体的担当思想,可担大任。思政教育只有通过受教育者深入的思考和切身的践行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成效,实践思政实施过程中充分凸显新时代大学生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教师从原来的理论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实践思政的引路人,借助实践的力量使大学生形成对思政理论发自内心的认同,并愿意将这种知识落实于生活,践行于行为。

其四,专业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突出活动的创新性,培养创新精神。实践思政有助于学生提高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可成大才。实践出真知,实践思政强调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依托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基础,深入社会实践,在专业领域大展拳脚,有助于激活新时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并在实践中锻炼了其创新能力,促其发展,促其成才。

二、实践思政教育理念的价值

(一)实践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相对较少,实践思政从“实践”维度开展研究,着力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与属性、范畴与概念、理论基础、作用机制以及实施路径的深入研究,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积极探索和完善了思政教育理论体系。

首先,实践思政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系是组织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实现思政教育核心目标、评价思政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实践思政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遵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哲学思想,以“双主体”、“双向构建”为原则,着力从“实践”维度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系,这对于思政教育价值体系的不断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实践思政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革。在思政课、课程思政不断发展完善的同时,学生在第一、二、三课堂的实践活动不断深化和创新,社会实践显现出的隐性影响力不断增强,哲学范畴的实践属性日渐显著。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研究、价值体系研究的前提下,进一步探索出“实践思政”理念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重要创新。

最后,实践思政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综合已有研究: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哲学属性,应从以往的“主客体”价值体系向“双主体”转换;二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教育的实践哲学研究,均证实思政教育应更加重视从“人的发展”角度理解与构建实践在哲学范畴上与教育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三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研究进一步厘清了认知产生的路径,并提出了“双向构建”模型。综合以往研究成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活动,应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教育的实践哲学客观规律,更加注重突出学生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进一步明确了其“双主体”的作用关系与影响机制。

(二)实践思政是思政育人成效的检验标准

实践思政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全面推进要充分发挥实践的作用,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也要加强能力的培养,并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完成价值塑造。例如实践思政有助于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在课堂上,学生虽然获得了大量的思想道德理论认识。但道德教育的特质是潜移默化的,是非强制性的 ,需要受教育者通过社会实践来自觉的领悟。在实践思政教育体系中,受教育者亲身参与到红色教育,关爱服务,科技帮扶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思想触动,真切的领悟到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内涵,正确的价值取向由心而发,并逐渐形成个体的思想道德规范,从身到心,从心到行,思想道德认知高度统一,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对道德素质的提升。

(三)实践思政是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路径

思政育人体系的“最后一公里”体现在两个方面:起义是如何使学生真正内化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其二是如何具体指导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开展实际工作。较为完整有效的实践思政体系,学生、教师、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均有理论依据、理念指导、实施路径和评价方法,对真正打通思政育人体系“最后一公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实践思政帮助大学生锤炼本领。多年的应试教育使高校大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往往可以较为容易的取得优秀成绩,但面对具体工作时常常显得不知所措,无法用所学知识解决好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在社会实践中,学生有了将学科专业和实践相结合的机会,既可以增强专业技术能力,又能够强化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实践成果检验学习成效,强化了使命担当,坚定了理想信念,实践思政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实践思政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文化背景,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新时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极易受到影响。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走进乡村、走进企业、走进社区了解国情社情,参与到生机勃勃的工作场面中,亲眼看到、亲身感触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鲜活的人和事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实践思政在实践的过程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端正其人生态度,树立其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

第三章 高校实践思政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1]

一、实践思政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不是别的什么唯物主义,一定是“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本体论的阐释,关于实践论与认识论、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于在实践中培养人与改造人的理论,为实践思政奠定了哲学基础,提供了立论依据。

(一)马克思的哲学观奠定了实践思政的坚实基础

梳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可谓纵贯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人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不断由不平等向平等、由片面向全面、由不和谐向和谐、由不自由向自由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因此,要实现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实践思政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纲,借助于综合育人模式,立体化地培养新时代的大学生,实现实践思政的逻辑复归。

首先,马克思认为,人是历史性的存在。马克思指出:“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表明“现实的个人”是历史性纬度中的根本存在,发展性是其主要特征。然而在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们总是撇开历史性来考察人,认为人的本性是不会发生变更的。基于人的历史性,实施实践思政的过程中就应考量“人的存在是具有实然的现实性与未然的可能性的双重存在”。既要注重现实纬度中的人的现实的存在,也要给予主体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现实性是未然性的立论依据,未然性则为现实性确立了合理的发展趋向。现实性是未然性的基点,未然性则延展了现实性。在实践思政中融为一体,相辅相成。

其次,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性的存在。所谓社会性的存在是指人所固有的存在,是由人组成的整体以及相互间的联系。任何人的存在都是以别人的存在为前提的,换句话说,就是每个人在互为存在的前提下成为社会性的存在。马克思指出:“直接体现他的个性的对象如何是他自己为别人的存在,同时是这个别人的存在,而且也是这个别人为他的存在。”所以,每个个体存在的显现都是在他人存在的对照下才得以实现,同样,他人存在的显现也离不开每个个体的存在的对照。因此,任何一个个体的存在都不可能与世隔绝。个体但凡存在,势必处于联系的范畴。人与人之间必然发生互相关联即为人的社会。

再次,马克思还认为,人是完成性的存在。人的存在是完成性的,是在历史的纬度中,实践的进程中的鲜活显现,是一个逐步完成着的,动态的向着未来可能性的展开的过程。由于生产的某种新的方式和新的对象都是人的存在的新的充实,这就决定了人不会满足于某种既有的现实生活存在的状态,不会停留在某种已有的规定性上。虽然一个人所具备的知识性含量以及表现出的能力值高低,是影响人的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但相较而言,人的自我意识的影响更大。反之,则比较被动,自我价值难以实现。实践思政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展示出学生认同的自我价值,提升参与性与自觉性,增强从事创造价值实践活动的勇气和信心,从而更好地为实现人生价值做准备,逐步完成自我。

最后,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存在的前提,人的现实存在构成了现实社会的存在。考察人的本质需要基于生产关系纬度才能从整体上把握人的全部的社会关系。同时,建立在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人的本质也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基于此,实践思政也随之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实践性。实践思政原本就是促进人的社会化、培养人的社会性的重要途径,且这种社会化是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的,必须适应社会实践及其发展的客观要求。不同时代,不同阶段,社会关系会变,人的本质也会变。以人的本质为理论基础的实践思政也必须合乎时代,与时俱进。倘若忽视历史阶段的演变,一味坚持二元对立思维,必然导致思政教育走入死胡同,陷入死循环,丧失其合理性。

(二)列宁实践思想完善了实践思政的内容体系

列宁的实践思想明确了实践的基本观点、构成要素,以及其在认识论中的地位,拓宽了唯物论的实践范畴,同样对于实践思政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首先,列宁具体分析了实践的基本特性,联系认识论的基本观点,由此阐明了实践高于理论理解,实践高于一切的观点。列宁认为:“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他指出:“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完整的‘定义‘中去。”由此而论,人的需要与实践联系紧密。实践思政的立足点是现实的人,其工作对象就是人,以培育人为最终归宿。因此,把握人的本质是实践思政的理论基础。

其次,列宁认为人的基本特征来源于实践,实践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是人把握客观世界、改造物质世界,并进一步改造自身的基本手段。社会的多样化通过个性存在得以体现,也彰显着人的个体形态的价值,是个体生命自我完成的重要旨归。通过实践思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意识不断增强,并有意识地持续改造对象性世界以及现存的社会和自我。简言之,只有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是实现个人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再次,实践是人们认识的来源,实践产生了认识。列宁认为: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因而决不能把实践证实了的人的知识变成绝对’” 。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这有别于其它生物。实践思政通过合理的教育方式使思政内容走心入脑,将受教育主体的思维认知与理论水平提到新的高度。实践思政必须立足于受教育主体需要的特点,让大学生感受到满足感。

最后,列宁的思政教育教育方法论阐释了实践的重要性。列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锻炼法,列宁认为不是光靠书本来教这种学说,而是还靠无产阶级的这些最不开化和最不开展的阶层参加日常生活中的斗争。列宁指出了革命实践活动对广大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阐释了实践与提高政治觉悟之间的关系。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不仅要开展理论教育,还需要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觉意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提供保障。列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所阐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构建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实践过程中。

(三)毛泽东实践思想丰富了实践思政的中国化内涵

毛泽东的实践思想诞生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思想基础。他的实践思想表现出迥异于其认识论的特征,他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丰富了实践思政的中国化内涵。

首先,毛泽东通过借鉴马克思“社会实践”概念,在处理现实问题过程中形成了利用调查结果反驳唯书本、唯先哲、唯上的正确方式方法。实践思政倡导严密规范的社会调研程序,在实践思政过程中,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调研,结合他们实际,利用运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开展,努力寻找思政工作与学生思想契合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通过实践思政,大学生在提升思想政治道德素养的同时,完善了社会人的规定,同时又可以在其引导下参与其他实践,推动着教育对象整体的实践活动由低级转向高级、由自发升华至自觉,实现人的发展走向自由而全面。

其次,开展社会实践须有“眼光向下”的理论自觉。马克思指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这就表明社会交往是人实现发展的基本路径。此外,由于人的需求具有多层次性、多样性与发展性的特征,人的需求就不仅仅停留在物质生活需要层面,而是对文化,艺术,自我实现等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要。实践思政的主要对象是人,培养人、提高人的素养和实践能力。要落实好实践思政工作就要求参与者了解和掌握人们的思想和动机。思政教育的实质是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必由之路。

再次,毛泽东将社会实践的任务归纳为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主观世界经过不断改造,才会有思想的解放。实践思政的任务同样涉及改造大学生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以及帮助大学生辩证处理二者之间关系。实践思政达成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有效缩短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与作为客体的理论的距离,消弭了理论自身抽象性与受教者接受能力不足之间的隔阂,进一步为受教育者内化思政理论为个体价值信仰提供必备条件。

最后,社会实践调研必须持久且采取联系互动的观点。毛泽东的实践观相当程度上升华自他对于农村社会实践调研,他对农村问题的深刻认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多年的调查,逐渐积累而来。因此,“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实践思政强调社会调研不但要有步骤地进行,还应深入关切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价值取,注意当前社会热点对学生群体的影响,及时回应学生关切焦点问题。

(四)习近平关于实践的重要论述指明了实践思政的前进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围绕实践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既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为实践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循。

首先,强调实践第一原则,凸显辩证唯物主义知行合一理念。习近平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的重要性。他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通过学习知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更好为国争光、为民造福。要知行合一、做实干家,面向实际、深入实践,严谨务实、苦干实干,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因此,在思政课教授过程中,务必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二者统一是知行合一的重要保障。

其次,坚持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并强调要做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该要求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思政教育基本规律的科学把握,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具体运用。实践思政是以实践为检验标准,构建课堂、校园、社会的联动机制,推动师生教、学、练互动过程的一体化和连贯性,是对多重育人模式的积极探索,拓展了人才培养的路径,可以有效地将专业知识和思想体系外化为行为习惯。

再次,阐明以实践为基础和核心的认识论体系。当代世界文明转型与中国社会转型的客观大形势呼唤高校培养兼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简单的理论教学已经难以满足社会需要。客观环境的变化使得思政教育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社会需求与育人要求,做出相应调整。实践思政正是通过指引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来提高育人成效。只有参与社会和亲身实践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才能实现传统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的对比,在社会实践中深化理论学习,实现理论知识的在地化

最后,倡导实践理念,拓展以实践为核心的思政育人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践思政就是在充分理解和重视实践对认识作用的前提下,注重通过实践的检验、理性的反思,提升科学理论知识的亲和力与针对性,促进教师、学生双主体真正将所受教育内化于认知结构,进而真正改变自身思维方式,形成良好的观念体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二、实践思政视野下的教育理论依据

实践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意义,许多教育学者、教育理论都体现了这一观点,如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Johan Heinrich Pestalozzi)在《天鹅之歌》中最早明确提出了生活具有教育的作用;我国近代的教育大师陶行知先生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生活教育理论…… 这些教育观点表明新时代大学生思想信仰的塑造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完成,需要在社会实践中检验。马克思主义为实践思政的提出奠定了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体验式教育思想、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则为实践思政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教育理论指导。

(一)实践思政的形塑依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皮亚杰(Piaget)认为,人在知识构建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以往的知识结构和学习经验进行主动探索和主动发现,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个体对知识的建构具有主观能动性,但这一观点过度强调了个人的学习经验和个人的发展意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受到了教育教学研究领域的欢迎与认可,其主张教师只是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才是教育意义的创造者,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思政教育中,可以推动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的不断进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只能认识他自己所创造的东西,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知识并非单一的源于主体或非客体,而是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是新旧经验的双向建构。教育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仅从外部灌装,更重要的是从内部生长。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情景教学,个人亲身经历具有强大的记忆优势和影响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知识自主建构能力,实践思政体现并运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方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实践思政可以有效的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经历大有不同,实践思政的开展可以尊重这些个体差异,通过实践活动探索、发现、建构知识的意义,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强化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另一方面,建构主义强调学习应在实际生活中展开,实践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蕴含于社会实践当中,运用理论解释遇到的现实问题,促进了学生在实践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有助于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教学成效。

(二)实践思政的运行依托主体性教育理论

主体性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有计划地规范和组织各类教育活动,借助合理的教学手段启发和引导受教育者形成内在教育的需求,激发起受教育者自主地、能动地开展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主体性教育理论视角下,思政教育突破了传统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教育模式,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应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主体性教育理论遵循了人的发展基本规律和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可以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强化高校思政教育学生主体性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运行:首先,实践活动建立起了个体主观因素和外界客观因素的联系,可以在实践中培养和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次实践活动有利于使个体潜能的激发和展现,满足了发展大学生主体性的基础条件;另外,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主体能力的提高,对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创新思维、提高自我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实践思政的开展依托于主体性教育理论开展,构建出以大学生为主体性视角的高校实践育人模式。

实践思政体现了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实践性原则 :一方面,实践思政将思政教育从说教式的教育方式转变为体验式的教育过程,受教育者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用理论指导实践,把思政教育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实践中纠正生活中形成的错误观点,自觉地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理想信念;另一方面,实践思政可以切实体现大学生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新时代大学生需要面对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扎根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辩证的去分析问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好面对的难题,在实践中充分发现知识的张力。

(三)实践思政的完善依托体验式教育思想

对于体验式教学而言,感悟、实践、经验以及情景是教育开展的关键,从教育哲学的角度看,体验式教学应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教育对象的体验需求,通过平等、有效的对话来实现对教育对象真实想法的及时捕捉,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受教育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一方面,体验式教育思想倡导通过实践内化思想理论。教育领域中的实践与一般意义上的实践活动不同,是学生在教师指引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应用已掌握的各类知识,通过结合各类理论、技术解决相关问题的活动。在实践场景中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体验客观世界,具有反思性、体验性特征 ,体验式教学理论中的主动参与亲身经历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知行合一等概念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支撑。经验是通过实践获得的,只有通过经验的内化才能获得意识形态的提升,促进社会观念内化为个体观念才能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理论落实到具体行为中,进而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政教育活动。

另一方面,体验式教育思想重视在实践中强化理论认识。若想使人类的认识逐渐趋向于真理,那么就要通过不断的创新与实践的检验来实现。人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了实践性的知识,建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是思政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政教育的重中之重。对于体验式教育思想而言,经验扮演着核心与基石的角色,书本中的知识并不能将现实世界完整的体现出来,探究过程才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思考与实践的不断反复与循环是形成认识必须经历的过程。

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基本特点,实践思政能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真实感受,找到自身的主体性价值,推动其全面发展。实践思政以体验式教育思想不断完善自身体系的建设:一是,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是通过被动学习来获取知识,受教育者在初步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对理论进行验证,实现自我教育。二是,依托体验式教育思想,实践思政充分考虑到新时代大学生的基本特征和需求,体验式教学在其他教育领域相对成熟,这对思政教育依托社会实践开展体验式教学有重要的经验借鉴意义,开展实践思政需要多角度、全方位的应用体验式教育思想。

(四)实践思政推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落实

三全育人教育理念阐明了新时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和诉求,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填鸭式的课堂讲授形式表现出了抵触情绪,更主张通过实践活动完成对思政理论的学习和自身价值体系的建立 。这说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政教育改革创新方向符合并落实了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同时也可以满足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诉求。在思政课和课程思政的基础上加入实践思政将推动思政教育体系的优化,有助于提升受教育者对思政教育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推进大学生对思政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转化,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

首先,依托实践思政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托理论知识传授,不断拓宽大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为其提升思想认识水平提供了理论源泉,这是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出发点。实践思政通过理论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形塑其思想道德品质,促进思想理论内化于心;通过实践教育,以社会活动作为理论教育的试金石,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想理论外化于行。三全育人是以高校党委领导为驱动,多部门、多学科积极探索的教育理念,实践思政是通过建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资源联动机制,强化师资力量整合,共同推进思政课、课程思政等教育教学过程的连贯性、整体性。实践思政建起的教育要素体系有效拓展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路径,充分诠释了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主体要素、过程要素和方位要素,实践思政均契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

其次,依托实践思政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遵循了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高校是培养时代新人的主阵地,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重点。新时代大学生承担着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他们是时代的见证者、亲历者,更是时代的缔造者,因此必须树立其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高校是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总开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动全体教师发挥示范作用,充分运用隐性教育资源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建立起与民族同命运、与国家共发展的共同奋斗目标,争做时代的合格建设者。实践思政在社会实践中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切合了三全育人教育思想的要求。实践思政依托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落实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将现实问题与思想问题相结合,有效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思政教育困境,有助于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最后,依托实践思政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顺应了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发展趋势。培育时代新人需要以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为教育基石,坚持育人为本,掌握新时代大学生的新特点才能有效提升其思想政治水平。实践思政的开展有效解决了理论与现实的落差问题,将思政教育蕴含与在生活中、在社会里,消解不良社会风气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落实思政教育目标,实现思政教育效果。实践思政既落实了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要求,也解决了思政教育过程不连贯、教育联动不协调等问题,提升了思政育人工作的水平。

第四章 高校实践思政教育的基本向度

一、三维场域互动,打通思政育人最后一公里

实践思政致力于挖掘实践中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解决理论实践的割裂问题,打破传统的师讲生听教学模式,推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合力打造多元化、多样化的思政育人体系。

(一)实践思政助推高校思政教育“学懂”“弄通”“做实”

实践思政促进大学生学懂基本理论。学懂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否,决定着大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思想的高度。概而言之,学懂思政理论是思政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实践思政的内在要求。实践思政助力大学生学懂思政理论。理论要想深入人心,就必须要应用于实际。实践思政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实践思政的存在,就是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解决现实问题,认识其真理性,坚定四个自信。实践思政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内涵价值。通过结合学生学习需求,为学生构建完善的实践思政教育体系,注重与时俱进,完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存在问题,弥补高校思政教育的缺失。高校可以结合校情,依托相关实践调研品牌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会、走进企业、深入基层,从而进一步了解国情、探求新知,在社会实践锻炼和发展。

实践思政助力大学生弄通方法体系。弄通方法体系,学深悟透理论内涵是抓好实践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步。实践思政是集思想性、理论性、学理性相融合的。它倡导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本领,精准掌握学生现实需求,引导学生以所思所见所闻所感体悟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的独特魅力,过从书面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的升华。具体而言,通过实践思政,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大学生“弄通”方法体系,悟透理论内涵。其一,实践思政把握学生需求,结合社会需要。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具有个性化、复杂性、随机性的特征,这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其二,实践思政完善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实践思政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是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应运而生的,它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而选择教学资源。实践思政教师要根据科技、新媒体、新载体适应时代发展,创新大学思政形式。

实践思政推动大学生做实核心价值观。做实核心价值观,联系实际、见诸行动是实践思政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关键所在。实践思政是推动大学生做实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涉及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式改善和教学资源选择等方面。首先,实践思政明确了干什么。明确做实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就是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全面了解国情,把握时代大势。其次,实践思政明确了怎么干。在符合国家统一规定的基础上,突出育人重点,采取专题教学、探究式学习、新媒体教学、现场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多种形式,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培养责任担当意识,自觉练就过硬本领成长成才。最后,实践思政了明确如何干。实践思政致力于实践与课堂的有效衔接,以学生需求为切入点,以体验式教育、沉浸式教育创新教育形式,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得到立体化、全天候传播。

(二)营造三维互动施教场域

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是世界各国普遍行为。不仅仅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也是人们接受教育和培养的地方。

1.学校教育中的实践思政

在国民教育体系中,高校思政教育是体现思想政治性的一种教学形式。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教授理论知识与学生进行学习互动,最终实现育人功能。纵观人类教育发展史,教育的演变始终以学校机构为主导,传播知识与塑造价值观是主要内容。学习是求知与修养相结合的过程,学校教育不只是传播知识的平台,还担负着培育大学生价值观的使命。学生只有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将知识转化为对国家和人民的奉献,才能大有作为。因此,在大学时期树立正确的三观与否,必然会对大学生的人生产生长期且巨大的影响。

校园内的实践思政要突出学生主体,以校园内实践活动为载体,激励学生主动设计、主动探索、主动感悟,实现自我教育的育人目的。具体而言,要以高校党委牵头统一协调各二级教学单位全校范围内实施一院一赛”“一院一品”“一班一主题等实践思政评比活动。以班级、社团、小组为单位开展模拟联合国、主题辩论赛、微电影、案例教学、演讲、历史场景模拟、知识竞赛等,上述校园范围内的实践活动直接与学生日常生活、正常上课息息相关,乃至勾连在一起。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对接学生需求,将大而广的思政理念化入到小而微的具体生活。从而消弭了学生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隔阂,促进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思想认同在学生心中扎根,实现实践思政在校园内的落地。

2.社会课堂中的实践思政

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有极为迫切的提升实践能力的客观需求。实践思政恰恰可以通过社团、大学生暑期实践以及创业营等形式正确引导教育对象关注社会生活,积极投入社会实践,把从校内获得的理论知识融于实践中,用于指导和检验理论学习,从而使自身的理论实践水平能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从而实现社会价值,获得社会需要的满足。

实践思政为学生创造机会和平台,让他们以社会人的身份参加到社会生活中,通过全流程社会实践,体会到个体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异同,感受集体的力量、团队协作的意义,感受社会和集体的重要作用,学会感恩,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同时,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可以使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进而建立理性思维模式,跨越了单纯的校内教育、填鸭式教育。大学生通过自身的社会实践,有切身的经历和体会,进而能够认识真实的社会,对自身职业选择、社会生活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

3.家庭教育中的实践思政

完整的教育系统主要由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子系统构成。三者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无疑是一致的,在教育方法和途径上也存在相互借鉴。它们定位不同,所发挥的功能与作用也不尽相同。

实践思政注重家校合作。现在信息技术发达,家长联系与沟通渠道的构建日趋完善。学校鼓励引导学生多与自己的父母、家人联系交流,分享校园学习生活情况。高校辅导员也需要多联系学生家长,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打电话、家访等形式与学生家长交流,建立一个沟通交流的渠道,了解学生,告知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情况。实践思政注重师生沟通。大学生的居住生活从家庭转移到大学,辅导员是大学生的第一负责人,高校辅导员应该认真、负责,密切联系学生,了解学生的动态,与学生和家长多沟通、多交流,为学校教育提供明确的方向和对策,为家庭教育提供准确的信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之间存在大量交叉地带的同时依旧保有各自职责边界,以及由此带来了某些不协调现象。实践思政为三者的有效衔接提供了解决途径。

二、坚持实践思政教改六项原则,构建大思政格局

实践思政是打造新时代大思政课的重要步骤与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实践思政理念下的大思政课教学,尤为突出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教育规律。通过探究实践过程中的思政元素,达成创新育人新模式、构建思政育人大格局的效果,将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教育进行有效结合,彰显学生在思政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增加了高校思政教学与研究的宽度和厚度,是推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开创高校思政教育事业新局面的必要环节。

实践思政的教学改革原则贯穿于实践思政教学的全过程,对思政教育教学具体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实践思政教学改革原则是结合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律拟定的关于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对思政教学改革活动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认识,是保障教学改革进程有效性的准则。

(一)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实践思政教学过程中既要体现政治性,又要体现科学性,这体现了思政教育的特性是思政教学改革首要原则。

实践思政的政治性原则是思政教育鲜明的教育目的特征,思政教育强调党性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具有极强的政治性。实践思政的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方针路线,保障其人格品行不断进步。实践思政的科学性原则体现在实践是真理的来源,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马克思理论的真理性、正确性和规律性,真正的将思政教育入脑入心,科学的实现预期的思政教育目标。

(二)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实践思政不仅可以承担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任务,同时还能承担对大学生群体传播科学知识、培育综合素养的专业教育任务。实践思政通过多种措施增进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协调性,在教学进程中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提升其道德修养与政治觉悟。

实践思政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的结合,通过社会实践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引导新时代大学生群体践行马克思主义,在实践的过程中将大学生的政治品德与专业能力实现充分的融合。实践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坚持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调需要尽可能规避两类问题倾向:一是片面的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漠视专业教育的问题,将实践思政教学打回空洞的理论灌输;二是片面的开展专业教育工作漠视思政教育的问题,将教学视为简单的专业知识传递以及能力培养,淡化了思政教育的主题。

(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实践思政要贯彻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优势,共同提高思政教育实效。实践思政的显性教育要尽可能开发隐性教育资源,增强整体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整体教育效率。实践思政的隐性教育需积极推进社会调查、开展相关参观访问、推进教学实习等形式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开发各式各样的社会资源,大幅度强化思政教育活力和教学效果。

(四)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实践思政需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教师在课堂上的首要任务就是需要给学生系统的讲解所要学习的理论内容,这是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和基础。给学生灌输先进的理论知识能够直接提高大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完成基础的教学目标。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学生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这需要教师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实践思政教学工作要坚持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的结合,依托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敦促新时代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完成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五)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

实践思政需要坚持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师是实践思政的主导,在实践思政实施过程中具备主导性作用。实践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师所具备的主导性特点为:首先,作为实践思政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主持者,教师在实践思政中承担着具体实施和课程规划设计的教育责任。其次,教师在思政教学实践中扮演着导向者的角色,对于教学方向的把控发挥着重要作用,严格遵循政治性与科学性原则,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的同时,及时纠正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思想偏差。另外,教师作是学生学业成长的重要引导者,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应当引导学生在专业技能上不断进步,还应积极推动学生思想品德的快速成长。

学生是实践思政的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是独立自主的个体,有着自主性、主动性强的特征,实践思政是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由学生主动推进的实践教学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实现理论内化的教学目标,从而让学生自己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引自身发展。

(六)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

实践思政需要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灌输性教育是指在教学场景中,依靠灌输理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各类理论知识、政治观点的教学方式。启发性教育是指学生依靠教师的教学引导,通过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实现对理论的理解和认识,进而自觉的形成个人的专业素养和行为习惯。实践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贯彻灌输性教育与启发性教育相结合原则就是在教学体系中充分发布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同时还需要关注如何通过多种方式刺激学生就是积极开展启发性的教育,实现灌输性教育和启发性教育有效地融合,以实现实践思政的预期教学目标。

第五章 高校实践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功能

一、激励与引导:凝聚大学生价值观念共识

(一)实践思政中的世界观教育

实践思政贯彻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理念,主要通过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引导学生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全面的、联系的和发展的眼光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内在逻辑。比如深刻体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正确、客观地理解和解决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切忌形成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思维方式。坚持两点论重点论的辩证统一,避免形而上。大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要统筹兼顾矛盾的两个方面,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切忌不分事物的本质与现象,不分矛盾的主次方面,不分问题的主流支流,不分事情的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

实践思政也同时贯彻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理念,在实践体验中,教育学生正确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挖掘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不同人类社会阶段的发展历程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现象和基本观点,也包括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和规律。

(二)实践思政中的政治观教育

政治观教育的第一个方面是使受教育者体认当前中国基本国情。国情是需要通过实践的观察和个体的体悟才能得出,是关于那些对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基本的和首要的发展要素和限制因素,是影响我国长远发展的总体特点和基本轮廓。

政治观教育的第二个方面是建立受教育者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初步认识。政治观教育除了要帮助受教育者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主要内容与精神实质,还要帮助受教育者坚定践行上述理念的信念和决心,引导受教育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它们的内涵。

政治观教育的第三个方面是建立受教育者对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和民族气节等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以国民意识、价值认同和公民意识教育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内容,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科学规划社会实践内容,拓展社会实践新领域、新载体和新形式,使受教育者在耳濡目染和亲身体验中感知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

(三)实践思政中的人生观教育

理想信念的教育。理想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可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期待和求索。该项教育就是要引导受教育者树立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强大信念,引导受教育者认识到中国梦的实现要靠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的共同奋斗,和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抓铁有痕的真章。

人生价值观的教育。人生观是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所摸索出的关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理解,是其对人生道路方向、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在当下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并反映在青年大学生人生观的走向上时,应引导学生重新评估自己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普遍和客观的规律,是否有利于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是否对社会和他人有所贡献。

生命价值观教育。一个人的生命存在和实践活动,是在一定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理想的指导下进行的,这种指导性价值观是否正确,对个体生命质量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对社会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实践思政还应该加强生命价值观的积极引导,引导受教育者学会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四)实践思政中的法治观教育

法制规范教育、法治精神教育、法治文化教育和法治思维教育是实践思政教育中的法治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法治规范教育是通过改变教学模式、丰富教育资源、转变法治教育方式等途径,利用实践教学、探究性学习等多种模式,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开展对现有法律、法规和司法制度的教育和引导,使其具备系统和完备的法律知识,并具有实践应用的能力。

法治精神是一种人们对既有法制体系的尊重和认同,更是一种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和笃定。它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中国人普遍遵守和认同的精神信仰。

法治文化教育也是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重要内容。文化是最重要的人类精神活动和产品,法治文化作为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与人治文化相对立,以法治制度和观念结构、执法、守法等内容为基础,以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和公平为法律文化内涵,法治文化对法治社会建设至关重要。高校应通过不断开展大学生法治文化教育,丰富和完善大学生法治观教育。

法治思维教育对大学生法治观的引导成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对当代青年学生进行法治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引导其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和观念,加深其理解我国法治建设中法律至上、人权保障、权力制约、正当程序等法治原则如何发挥作用,教会其运用法治思维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看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熏陶与涵养: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当前思政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主要以理论教育为主,实际上,富有成效的道德教育应该从实践入手。从产生方式来看,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会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道德在社会实践中开展,自觉内化为社会成员心中的道德观念和准则。

(一)丰富思想道德情感

思想道德情感是人们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对社会中存在的思想道德观点以情感的方式作出正面或负面评价,并表现出稳定的思想道德情绪、感情和情操的过程。积极的道德情感、稳定的道德情绪、纯粹的道德情操是一个人涵养高尚思想道德的关键,这种形成过程也是最有效的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的途径。

实践思政教育过程中通常包括三种道德情感内容:直觉的道德情感,即源于对具体道德情感的直接感知而发生的情感体验;想象的道德情感,即源于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对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的清楚认识为媒介而产生的情感体验。以上道德情感教育会产生三种作用:评价作用,即能以某种情绪状态,表明受教育者参与的道德关系和具有的道德行为是否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调节作用,即能以某种情绪倾向,强化受教育者对某种道德义务的认识和实践;信号作用,即能以表情、动作等情绪形式向他人传递其道德行为中积极的价值信息,或从他人的反馈情绪中了解别人对道德行为的评价。

(二)磨炼思想道德意志

思想道德意志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或者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自觉克服困难和排除障碍的精神武器,也是调节人的思想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道德意志是一种心理状态,以一定的道德认知为前提,受一定的道德情感驱动,以一定的道德行为追求为归宿。道德意志不是神赐的、先验的、永恒不变的自在之物,更不是意识的、理性的、精神的派生物。

实践思政就是要牢牢把握思想道德意志的实践本质,以灵活的实践形式磨炼大学生道德意志,引导学生以道德动机战胜非道德动机,排除障碍,执行由道德动机所引出的行为决定,把道德意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形成道德品质。最终,引导其乘坐实践的舟船从实然之此岸到达应然之彼岸,充分展示人类能够按照自己的思想意志构建理想世界的主观能动性和坚定主体性,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将学生引向德性一方,不断超越和突破自我局限,展示人的价值与尊严。

(三)坚定思想道德信念

思想道德信念是人类在认知和情感的作用下,对某种思想道德原则、理念、规范的内心信仰,是以信念、信仰的方式维系和传承的精神状态。道德信念的实质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道德规范的敬畏。

新时代下的大学生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腐朽文化的冲击,这就需要我们持续引导其树立坚定的道德信仰、保持高尚的道德理想。因为道德信仰和理想教育要求改变教育方式,比之于知识传授,对体验性情感性的教育要求更多,要克服权威自居、居高临下的理论说教,在以理服人的基础上以情感人,在大量的、生动的、形象的事例榜样面前感化、感染教育对象。

(四)深化思想道德认知

思想道德认知是人们产生人生观、道德观、思想品质和传统文化习惯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是人们对一定社会思想道德的理论、原则、规范的认识与理解。一个人的思想意识状态所达到的水准是其将思想道德规范、原则等转化为思想道德行为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人从事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

实践思政的任务和目标就是通过实践育人,理论联系实际,深化受教育者利用思想道德认知,自觉抵制不良思想,引导受教育者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方法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明辨是非,探索世界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包括通过大学生实践活动,深化其对基本思想道德理论、观点的认识;通过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服务加深其对艰苦奋斗精神的理解;通过对地方和乡村的实地调研和考察,了解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的发展状况,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规律和未来趋势;通过深入爱国主义基地讲中国式故事,对受教育者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道德风尚的宣传和熏陶。

(五)敦促思想道德践行

思想道德践行是指人们在生活中依照知、情、意和行的相互支配,自觉遵守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而进行的个体行为和群体活动。人们的思想品德状况终究是要通过相应的道德行为才能表现出来。道德行为是人们思想品德的外化标志,实践属性赋予道德社会意义。

信仰教育离不开生活实践,道德信仰的形成与强化主要是基于生活、行为、经验和阅历,而很少出于抽象的理智的推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实践必须在真实体验中获取,在个人与社会的积极互动中,在人际交往、生活实践中构建,道德实践要贯穿于受教育者的学习、劳动、课内外活动、社会活动以及日常学习等各方面。思政教育者必须引领青年人紧跟时代主题、方向和使命,引导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好细致小事、完成艰巨任务、履行神圣职责,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三、提升与发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新时代新形势下,我国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节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需要构建充满勃勃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的完整体系,这项工程必须以加快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综合素质提高和能力发展,以及社会的全方位进步作为目标支撑。

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及课程思政教育相比,实践思政在教育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审美能力、人文素养以及拥有健康体魄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效果更为直接,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作为主体是通过他自身的实践活动来参与和接受客观的影响,从而获得主体自身的发展。这一判断除了证明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之外,还指出实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生命线,是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体系的基础路径,是搞好思政教育的有力法宝。

(一)创新性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运用新颖独创的方法进行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思维全过程。创新思维有助于打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差异性、探索式、优化式、否定式等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思维模式亦或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突破传统、特立独行的解决方案。本质在于将人情感化的认知转化为理性思维,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进而创造出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新方法和新手段。大学生一直是我国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走进基层、踏实肯干、敢为人先,最能接受新事物,最少保守思想,创新既是大学生群体所具备的优势和特点,也是新时代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和途径。

实践活动致力于引导主体在实践的需求下能动地把握实践对象,通过创新对象激发思维主体创新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发散思维,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从多种可能扩散开去,多向的、独立的、运动的和探索的寻求问题的最优化解法,形成广阔视野下的多种解决方案;第二,逆向思维,客观世界存在着互为逆向的事物,要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尝试从反向思维路径去思考,同样,人的一生也有顺境和逆境,应教会学生从全新的角度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学习、生活和社会;第三,逻辑思维,动手操作和情景体验是学生获得逻辑思维的重要方式,这也是人的手脑功能的协调功能决定的,学生抽象的思维能力离不开对具象事务的观察和依赖。我们所倡导的实践思政就是要对上述思维实践活动不断施加科学、正向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引导学生在强大的创新动力的支撑下,以创新之勇气、创新之力量和创新之方法,形成创新技能、创新思维、创新人格,淬炼创新精神、创新品格和创新意识,并最终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二)良好的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大学生通过文学、美学、法学、哲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学习,获得的一种内在涵养和人文精神的一种教育。人文科学具有工具性特征,是运用语言和恰当处事的素质和文化品格,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沉淀凝聚而成的精神,所以评价性和体验性极强,单纯的理论教学并不能获得很好的效果,反而实践中更容易获得人文素质的育人实效。

实践思政的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总结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人文素养是通过实习实训、理论宣讲、社会调查和志愿者服务等形式帮助大学生培养语言流畅、思维缜密、言行得体的个人整体形象,形成珍爱生命、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羞耻感、责任感的个人品行;第二层次的人文素养是通过学习参观、勤工俭学、实习实训、生产劳动、挂职锻炼和社会服务工作,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尚善勤勉、热情助人、热爱生活,担当奉献的责任感,帮助形成坚定的奋斗目标以及超凡的自律能力和自制力,成为有独到见解和才艺特长的人;第三层次的人文素养是通过环保类、科普类、法治类的主题实践思政活动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和自然的情怀,百折不挠、奋斗不息的意志,谈吐优雅、气质出众的人格魅力。

(三)深厚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人类在学习和发展科学,运用和尊重科学的过程中获取的精神、态度、方法、知识和能力等综合素质。科学知识不等于书本知识,科学素质不等于科学知识的知晓程度。科学素养决定公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必要前提,一个民族的公众科学素养的高低已经影响到党和国家发展的整体大局。科学素养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是国家综合国力的直接体现,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对于不断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注入改革发展新动能,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可以说,加快全民族科学素养势在必行。

实践思政教育对标方案精神可以制定以下目标和任务,实施以下手段和措施:

首先,在推进高等教育阶段的科技实践教育中培养科学创新意识和能力。鼓励大学生探索开展科学创新和技术实践的探究活动,促进学生在发展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在社区服务和科学实践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并获得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和应用人才的培养方式,系统提升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综合素养。

其次,在推进高等教育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从目前的高等教育实践来看,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但是除了着力打造科技创意转化为实际成果的渠道和平台,还要注意在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择业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大学生蓬勃的创新创造创业热情,提高大学生开展科研和就业创业的能力;注重在推动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和创业就业基地的过程中带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彰显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正能量,激发大学生科学兴趣,培养大学生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最后,在推进高等教育阶段的校外科技活动中增长学生科学见识。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开展校内外结合的科技教育活动,通过开展科技节、科技周、科学日、科普日等活动,宣传普及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防灾抗疫、安全健康等科学常识,鼓励学生利用校内和社会各类科技场馆及科普教育基地资源加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反对愚昧迷信和崇尚科学文明的义务宣传服务,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通过走进乡村或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等活动,引导学生开展科技辅导、心理疏导、安全健康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在服务中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丰富生活阅历、增长见识。

(四)强健的身体素质

作为整体性国民健康战略,健康中国不仅仅要融入各行各业、社会各界,更应将大学生作为主要关注对象,将大学生健康问题和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提高以及全面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如果说思政课和课程思政主要目的是实现理论视角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立德树人,那么实践思政就应该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立德树人的同时侧重健体强魄的育人工作,充分发挥实践属性优势,将健体强魄作为重点建设内容来抓。

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田间地头体验农业劳动,走入机关工厂感受生产劳动,走入社区街道了解生活劳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结合专业特点建立育人实践基地,通过社会实践、劳动体验,让学生强身健体,劳逸结合,既能达到知行合一的学习效果,也能锻炼舒展身心,缓解学习压力,调解情绪,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从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升自信心,促使其以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状态充分发挥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达成学业目标。另一方面,实践思政应该充分发挥实践优势,紧跟研究国家和地方政策,坚持问题导向,增强服务意识,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服务和志愿者活动引导大学生加入到健康中国的全民战略中来,大力推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广泛研究与健康有关的影响因素,普及健康理念,完善健康服务,优化健康保障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

(五)健全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教育是教育者以教育对象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其心理的各个层面施加积极的干预和影响,以保持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优化其心理素质,并促进社会适应进程的教育实践。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具体的教育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在从懵懂的青少年过度到成熟的成年人的过程中,青年学生面临着来自环境变迁、学业期望、人际关系、自我认知、心理冲突、生活事件、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报复心理、交往困惑的负面情绪,容易引发心理失衡,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为了更好地推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地生根,切实将心理素质教育融入思政教育工作体系建设中,实践思政工作中也必须不断提升心理育人质量:

一是要通过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高校应鼓励学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积极进行心理健康自助和互助。支持社团实施多姿多彩、富有活力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多种多样的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刊、影视和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动漫形式,制作富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心理健康宣传网站、网页或者其他新媒体平台,创作并展示宣传心理健康重要性的公益广告,并将上述作品在网络新媒介上进行传播。通过上述实践活动树立学生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心理健康理念和心理健康意识,发挥学校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带动整个社会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渴求,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崇尚,和在心理保健能力上的提高,切实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二是鼓励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并参与到学校和社会的心理咨询服务中去。整合学校和社会的心理发展辅导室、心理测评室、心理体验中心、团体活动室、综合素质训练室等心理辅导和咨询的资源,让学生从单纯的受辅导者、被治愈者转化为指导者和服务者,引导学生在教育和指导中、咨询和自助中、自助和他助中体验关心呵护和暖心帮扶他人的成就感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健康心理和品格。

四、启蒙与矫正: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发展进程

社会化是个体走向社会公共生活,融入现实社会的必由之路。

(一)道德观念社会化:大学生社会角色的培养

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是大学生在社会系统中形成的与一定社会位置相关联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换言之,就是个体在社会群体中主动获得或者被赋予的身份及该身份应发挥的功能和作用。每个大学生都应遵循一系列有关行为的社会标准,这些标准决定了其在社会中的责任和行为。

推进大学生角色社会化是社会实践的主要功能,从育人内容的角度看,实践思政的主要功能是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兼职、实习和创新创业竞赛中发挥大学生社会化的催化剂作用,引导学生在扮演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的过程中完成三项任务:其一,引导大学生将不同职业的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人文价值理念转化为职业道德和生活习惯;其二,鼓舞大学生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和专业能力,以饱满自信获得社会认同;其三,培养大学生的是非分辨能力,辅助其获得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持续的正确的价值理念的自我构建能力。

(二)行为范式社会化:大学生社会行为失范的矫正

一方面,实践活动虽然具有鲜明直观的指引性,但是如果没有信仰理念、道德规范的方向把控,那么单纯的实践活动容易造就一批有能力没信仰,很成功却不爱国,很理性但不善良的专业化机器,而实践思政要培养的是有实践能力同时有温度的社会人,这是实践思政的思政属性的优势;另一方面,因为人类具有超越性,思想政治教育在一段时间内也会不可避免的与现实社会的出现割裂,实践思政活动能够不断作出内部调适,从而产生与社会生活的对应和契合,在实践教化中引导学生开展易于被社会认同和接受的社会相容活动,这是实践思政的实践属性的优势。

适当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在实践”+“思政的双驱动下,我们可以更有效地调适和矫正当代大学生的部分失范行为,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理想信念对标自己的社会行为,以党的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的政治信仰对标自己的社会行为,以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和法纪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规范对标自己的社会行为。从行为功能的角度看,实践思政要帮助学生矫正好三个行为:第一,理想行为,或者叫期望行为,即社会或社团中对某一特定社会角色所设定的理想的规范和公认的行为模式,教会学生应该如何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尽快接近自己的理想行为;第二,领悟行为,当个体对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行为模式产生不同理解的时候,矫正因个体所处的环境不同、认识水平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思想方法不同所导致的对束缚角色的规范和行为模式的理解的偏差;第三,实践行为,评估个体在不同理解的基础上执行具体任务目标的过程中表现的实际行为,并促进具体行为的持续更新和完善。

(三)思想政治社会化: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成熟与独立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指大学生在一定的政治文化环境中了解和认同一定的政治制度,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政治理论,塑造和形成一定的政治信念的政治社会实践过程。 大学生无论是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中都可以获得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的教化。实践思政主要负责在大学生进行政治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其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地与社会进行互动,将主流政治文化不断加以内化,从而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政治知识,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提升自己的政治素质,使自身达到更好地提升。

政治认知的社会化。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中要进行的政治实践活动的前提就是掌握和学习所处的政治文化环境中的主流基础政治知识,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种认知的深化要求大学生在政治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提升运用理论指导政治实践活动的能力,在传统实践活动和以新兴载体为媒介的丰富的新型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深化自身对政治认识的认知,同时不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政治情感的社会化。实践思政在深化新时代大学生政治情感方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四史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当代大学生以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家国文化为荣,引导其正确看待国家发展现状,并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增强其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其次,强化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支持、信仰和维护,注重在实践中解答大学生对制度问题的困惑,增强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最后,坚定新时代大学生对于政党的信任和拥护,在对革命历史的学习中,在红色故事的宣讲中,在对红色基地的参观中,加深受教育者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升华其对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政治态度的社会化。在实践育人的过程中,强调学生要保持清醒的政治意识,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社会问题干扰自己的政治判断的时候,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也强调正确的政治价值取向,在个体的政治取向和政治观与政治实践活动发生密切的互动时,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正面的认识、情感、价值、信念、态度。

政治行为的社会化。面对复杂的政治环境,大学生应捕捉有效信息,独立思考塑造正确的政治观,对于错综复杂的政治事件和政治关系,要避免盲从跟风,要有客观分析和甄别的能力,以直接或者间接的形式参与到国家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中来,不断磨练自己的政治人格,提升自己的参政能力,在实践中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

第六章 高校实践思政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一、实践思政教学考核体系的意义和功能

(一)有利于加强实践思政教学改革的理论支撑

实践思政考核和评价体系需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初心,对标现阶段思政实践教学不适应大学生群体社会化进程和发展的症结短板,并以此基础进行完善和创新,才能充分发挥实践思政考核评价体系的促进作用。只有结合学生的思想认知、情感认知、价值观等内容,从评价的人文性、多元性出发,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体系,逐步将客观量化评价与主观效度评价结合起来,综合采用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动态评价等方式,创设更为精细和系统的评价指标,及时检验学生成长成才情况,充分反映价值引领在实践活动中的嵌入情况,为推进实践思政建设营造更好的制度环境,以科学评价提升实践育人实效。统一标准、凝聚共识,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思政特色、体现实践教育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并以此作为高校推动实践思政课教学改革最为重要和直接的参考,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素质教育铺平道路。

(二)有利于提高实践思政教学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科学、全面、合理的实践思政教学考核体系对于规范教师的教和规范学生的学,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活力,规范教师的教学活动,加强教师的实践思政主导性,通过合理的考核标准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在对现实问题和家国大事的分析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涵养高尚道德情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而言,第一,教育考核评价对于实践思政工作的开展具有导向和督导的意义,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者通过评估手段获取实证性数据和诊断性意见,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为实践思政的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依据,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为改进教学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总结报告;第二,教育考核评价对于实践思政的建设工作具有鉴定和管理的功能,通过鉴定功能的发挥,检验实践思政工作成效和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从而为提高实践思政教育质量、完善实践思政教育管理系统、规范实践思政教学秩序、加强对实践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培训工作提供规范性指引和拓展性规划;第三,教育考核评价对于实践思政工作的自我矫正具有诊断和激励功能,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对学生在学业、综合素质、发展潜能等方面的问题和矛盾,针对教师在准备实践教学、思政元素融入、实践指导和学生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症下药,使教与学的行为持续改进,不断提升。

(三)有利于形成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思政教育的纵深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的两轮驱动,已经逐渐转变为新时代高校育人体系的三驾马车,整合实践思政元素,推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实践思政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创新协同,构建大思政格局是一项体系化的系统工程。对实践思政自身建设而言,需要体系化的布局和思路,比如,实践思政应是建立包括实践思政育人理论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实施路径和评价体系在内的推动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实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思政体系的整体性工程。对于实践思政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及课程思政教育的互动关系而言,也要讲求体系化的规划和运筹,不论是思政教学内容、思政教学方法、思政教学载体、思政教学考核体系都要上下联动,左右贯通,整体协同。

二、实践思政教学考核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指导性原则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年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对标各级各类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改革目标,实践思政应经过510年的完善,形成各级各类学校实践育人落实机制更加完善,引导教师实践育人的考核评价体系相对健全,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能力显著提高的良好局面,到2030年,应该基本形成具有显著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符合中国思政教育发展要求,体现世界高等教育水平的完善的实践思政评价体系。

(二)基本原则

教育评价原则是以对教育评价过程的基本规律的主观反映和评判为基础而做出的,是教育评价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双重属性,违背或偏离了教育评价过程中的客观规律,或者教育评价活动的主要意图失当和评价主体水平的局限等,都会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

坚持基础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确保实践思政教学考核体系“活起来”。所谓基础性,也可以叫合规律性,实践思政考核体系要想具有实际操作性和现实可行性,从而达到对学生的实践育人效果。,必须要三个基本规律:第一,遵循高等教育的内在规律。第二,尊重思政教育的基本规律。第三,尊重实践育人的本质规律。

坚持实践性与价值性相结合的原则,确保实践思政教学考核体系合起来实践思政是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两个核心范畴,所以实践思政教学考核机制必须从上述两个维度出发进行设计、实施、反馈和更新。

坚持实用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确保实践思政教学考核体系实起来。要保证实践思政教学考核评价机制的实用性,就要在细化实践育人实效性指标上下功夫,立足于学生,以思政教育主体视角充分检视育人实效,从三全育人工作的全员、全程和全方位搜集高校实践育人建设成果的有效信息。

(三)具体原则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在实践思政教育教学实践中片面的提倡定性方法或者定量方法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质与量是辩证的统一关系。一定的质体现为一定的量,一定的量又反映和形成一定的质,定性评价是定量评价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盲目的、毫无价值的定量,定量评价使定性更加科学、理性,可以帮助定性分析得出更广泛深入的结论。因此最可靠的是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采用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定性评价的简单的循环评价机制,才能充分利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特点和性能,防止认识事物的片面性,扬长避短,在对照指标的情况下分析出教育质量和育人效果的优劣、效率的高低、消耗的大小、发展速度的快慢等,从而作为下一步教育改革发展判断的可参考依据。

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在实践思政教学中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从评价对象的维度看,静态评价结果可以形成被评价者和同类主体间的横向的教学效果的比较或者思政能力提升的比较,动态评价结果衡量的主要是教师在育人能力,学生在思政的实践探索方面的自我提升,是一种纵向的变化;从评价体系所关心的问题的维度来看,静态评价关注教学的成效和育人的结果,学生的行为有没有失范,和其他学生相比,水平如何,动态评价关注学生在不断更新的实践教学环境中学习和行为表现是否获得提高,提高多少,达到预期水平需要克服哪些障碍;从评价结果的维度来讲,静态评价把思政能力和思政教育能力作为评价结果,用它反映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同类主体中的地位和排名,而且通常只关心上述评价对象独立活动时所达到的水平,动态评价更关心的是学生的潜能,在经过正确的思政教育指引后,学生克服和突破负面干预、心理障碍、道德困惑后能力和心理改变的过程;从评价的过程来讲,静态评价通常采用统一的标准化评价方式,完成对学生能力和技能在实践活动中的反映的评估即可,评价者是中立的,对学习者行为并不给予反馈,而动态评价更偏重个性化,不仅关注学生实践思政能力获取的过程,也对行为和道德表现给予反馈,必要情况下甚至会提供积极策略,帮助促进学习。

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很强的个性色彩,非认知领域的意识形态的完善和发展无法完全依靠外部力量,或者说要很大部分依赖个人内部力量,所以个人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它能促进社会对于大学生思想品行的要求与大学生内化的情感和行为一致,将思想上升为行动。内部评价或者叫自我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按照评价方法,对照评价标准主动评价自身的评价活动,在实践思政中,比如开展广泛的教师思政教育活动研讨,开展教师对育人工作的自查、自评和自纠,形成工作总结,再比如学生根据自己一个阶段的乡村社会实践或者志愿者服务工作对某项实践活动的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的汇报座谈等。内部评价虽然没有外部评价那样的完整的规范和体系,但是不受时间和场合的限制,可以长时间连续操作,但也因为受制于主观性太强的局限性,建议不要单独使用,而是穿插在外部评价中进行,用作外部评价的参考和佐证,或者先组织内部评价,在此基础上再组织相应的外部评价,综合发挥两类评价各自的优势,以达到最佳评价效果。

三、构建合理的高校实践思政教学考核体系

(一)实践思政教学考核顶层制度设计

打造高校实践思政评价指标体系。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神引向深入,各高校应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政教育的育人优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社会实践为切入点,建立厚基础、有重点、讲规范、重实效的具有完善内容、健全标准、有力保障和显著成效的高校实践思政教学考核评估体系。

建立高校实践思政教学考核体系的“333”工作机制。实现实践思政教学考核全员育人的三级联动机制:学校、院系和教师三位一体、三方联动的体系性的顶层设计和层层落实机制是实践育人模式有效施行的关键,在三级联动体系中学校是主心骨,院系是主导者,教师队伍是主力军,实践平台是主战场,实践教学是主渠道 建立实践思政教学考核体系的三维互动机制:科学的实践思政育人质量评估体系,应该包含社会、学校和师生的三维主体,科学的实践思政教学考核体系的设计应是满足社会需要和学校育人导向的衔接、师生互动成长的良性机制。形成三大体系聚力的大思政考核体系协动格局:实践思政育人模式的核心要义是将传统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的两轮驱动,转变为新时代高校育人体系的三驾马车,整合实践思政元素,推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实践思政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创新协同。

(二)实践思政教学考核评价内容

实践思政教学对学校的考核。学校是实践思政教学全面的管理者,担负着让所有教师、所有课程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重任,实践思政教学推进工作要参照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基于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联系课外”“校内联系校外的三联系原则,采用定性考核结合定量考核”“过程考核结合结果考核”“即时考核结合延时考核的三结合思路,着眼于实践教学思政的教学目标、活动记录、活动效果的三个关键点,建立有依据”“有真相”“有标准的三有实践思政测评体系。

实践思政教学对教师的考核。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一方面是一个学校教师选聘、任用和奖惩的依据,同时良性的考评机制对于激励教师的实践育人积极性,激发教师潜能、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以及提高思政育人质量都有重要而积极的推动作用。

实践思政教学对学生的考核。实践思政教学的效果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察:其一,学生参与实践思政活动的深度和广度,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服务、科技创新、勤工助学、红色教育等实践育人形式都是学习的载体,每个本科生在校期间参加上述活动的时间应该在总体社会实践学分中占有一定比例,上述活动中的学生表现应该作为加分项,成为入党、保研和评优的重要依据。其二,对学生在实践活动思政能力提高方面的考察。学生是否获得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形成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奋斗精神,在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历史观和强化社会责任感,在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激发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在塑造劳动品格、增强审美意识、提升审美情趣,在树立健康理念和法治精神等诸多方面,是否获得了可定性的和可量化的进步。

(三)实践思政教学考核评价过程

实践思政教学考核应是一种过程考核,过程考核是在实践思政活动中对学生学习的各类信息进行及时、动态的解释,从而揭示、判断和生成具有思政价值的活动,过程性评价重视过程控制、过程评价,也注重目标评价,对实践思政开展过程评价不仅仅有助于推动思政教师改变和革新传统、刻板的思政教育形式,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对自身的实践活动进行反思,鼓励形成更正面、积极的学习态度,获取更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实践思政的过程考核目标应包括实践思政活动开展之前的事前考核和督导、进行之中的过程考核,以及结束之后的事后考核和反馈。

第七章 高校实践思政建设的保障机制

在高校实践思政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建立与完善行之有效的管理与保障体制,对于确保实践思政顺利开展,提高实践育人的成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围绕实践思政建设的管理与保障已经取得了部分理论与实践成果,课程教学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初步成型。

一、高校实践思政建设的管理保障

(一)优化实践思政的组织管理

实践思政是一项庞大的包含多种要素的系统工程,其组织运行需要依靠这些要素彼此之间相互作用推动。实践思政涉及范围广,涵盖人群多,评价指标多,单纯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建设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在大思政工作体系基础之上,各司其职,凝聚共建合力。因此,在实践思政建设中,有必要从顶层设计入手,提高各级领导对实践思政认识,形成自上而下的实践思政格局,设立专门组织机构,完善组织领导机制,确定相应制度规范。

更新实践思政教育理念。实践思政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它强调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为指导思想,三全育人为主线。以思想政治理 论课和课程思政为基础,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学懂弄通到做实之间的过程性培养。

设置实践思政组织机构。为确保实践思政教学顺利实施,在实践思政教研中心指导下,校领导、校团委、教务处、教师工作部、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因地制宜组成数个实践思政教学小组,重心下移,由上而下策划实践思政课教学。

完善高校实践思政制度体系。学校层面可出台管理文件提供方法遵循和制度依据。具体文件可命名为《实践思政总体性规划设计》《实践思政教学大纲》《实践思政教学成绩评定标准》《实践思政教学考核评价准则》《实践思政教学指导手册》《实践思政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等等。通过规范性规章制度的设置,可确保实践思政走上稳定有序、科学高效的制度化轨道。

(二)健全实践思政的工作体系

建设实践思政根本上体现了党和政府创办社会主义大学的意志,意志的贯彻需要规范、系统、周密的部署,包括确保教师队伍的数量与质量,资源配置要优先投入实践思政教学以及完善实践思政教育教学的工作体系等。

确保合理的师生比。实践思政要遵循中央文件精神合理配置师资力量。学校应根据全日制学生总数,确定实践思政专兼职教师数量。原则上实践思政专任教师、兼任教师按师生比1300-350核定。在学校党委指导下,成立实践思政专任教师队伍。

深入挖掘实践思政教学资源。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和研究视角,实践思政教育教育资源可以多种多样。按照形态可分为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教学资源在实践思政建设运行过程中发挥着原材料”“运载体的作用,其利用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思政育人成效。因此,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划分以发挥所属资源的效用,其归宿都是要服务于实践思政教育教学的需要。

建设实践思政教学案例库。完善实践思政教学资源库归根接地要依靠学校落实。学校及各二级教学单位充分总结思政实践优秀成果,选拔典型调研资料,编入实践思政课程教学体系,建成实践思政优质教学资源库。选拔优秀实践思政团队、个人,凝练培育竞赛作品,完善实践思政案例库。以自然年为单位,更新实践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周期性短暂,实效性强的影像资料、信息资源、网上案例、典范个案、舆论热点。

(三)加强实践思政的教学实施

要将实践思政教学计划彻底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而非浮于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实现实践思政立体化建设的重要一步,也是实现实践思政走心入脑的保障性环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创新实践思政的教学模式。

探索依托各专业的实践思政建设工作。探索依托各专业开展全学校范围内的实践思政建设工作本质上属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构建全校大思政格局范畴。

创新实践思政课堂教学形式。实践思政不应单纯局限于课程本身实践部分,还应充分利用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创新创业人才活动、暑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组队,进行个案分析、大数据整理、实地调研、口述访谈等,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体现时代导向,不断拓展实践思政教学新方式。

把关实践思政教育内容。构建实践思政教育内容应围绕育人根本任务开展。实践思政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思政教育,其科学内容涵盖了三观教育,以及道德观、政治观、法制观等。

(四)探索实践思政的教育方法

实践思政教育要彰显时代性、前瞻性和针对性,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必不可少。构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教育方法也是实践思政管理保障的重要一环。

首先,实施双主体互动教育法,突出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主体的平等地位。其次,构建代入式情感教育方法,教育双主体之间也不再是情感对立,而是共情、共融、共通。最后,构建渗透性隐性教育方法,教育者可以在现实中注重引导,通过新媒体等手段进行情感共鸣,思政育人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让思政课延伸到学生心里。

二、高校实践思政建设的政策保障

实践思政作为一门在实践中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其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蓄势待发的时期,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不过,实践思政不是某个学院或某门课程的独立行为,政府部门的支持、学校的保障、学院的建设、社会的认可等方面缺一不可。

(一)统筹安排实践思政课时

实践思政教学课时的保障是实践思政顺利实施的前提与基础,也是科学合理评价实践思政育人成效的重要指标。

确保实践教学课时。实践思政是一项涉及范围广、牵扯专业多、覆盖全体在校生的相当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保证教学时长的基础上才会有教学效果的呈现。随着学校将实践思政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学校要对实践思政课时要给予科学安排,将实践思政作为一门重要课程来建设。全时段开展实践思政课实践教学。因此在时间安排上需要校团委、学工部要与实践思政教研中心、实践基地密切配合。

(二)合理配置实践思政经费

实践思政教学能否顺利开展,经费支持保障是基本条件。有必要针对实践思政课教学经费不足的原因,提出建立经费支持机制的具体对策,以保证教育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加大对实践思政课教学投入,实践思政教研中心要在校党委统一部署下与财务处、教务处、各院系密切配合,健全经费分配机制,在学校教学经费中纳入实践思政专项经费对实践思政给予经费支持,列出专项经费开支预算,各高校应从教育经费中划拨实践思政专项经费。

拓宽实践思政教经费筹措渠道。要解决实践思政教学经费短缺这一问题,根本办法是打开思路,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建立常态化经费支持保障体系。

配置实践思政相关开支费用。在开展实践思政教学的过程中,一些必要的交通费、差旅费、住宿费等实践教学所必需的费用应当给予补助。

(三)扎实建设实践思政基地

实践思政基地主要指学校灵活利用当地优质教育资源,鼓励受教育者目的性明确的参与形式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参与者在参观学习过程中加强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开拓视野,在亲身体验中完成对思想、政治、道德行为的认识,进而升华价值信念,提升改造主观世界提升主体能力。

(四)积极营造实践思政氛围

实践思政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使每项教育服务措施真正落实到位,让受教育者切实感受到实践思政管理者的人性化服务以及人文主义情怀。实践思政的管理最终要实现受教育者的自我管理。因此,在引导大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实践思政的同时,探索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增强自主选择能力,尊重学生有创意的新奇想法,鼓励学生接受新的学习方法,通过有效的实践进行互通有无,实现全方面的发展。

三、高校实践思政建设的师资保障

教师是所有影响思政教育教学的因素中最具有主导意义的一种。列宁曾经指出教师之于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讲课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只能由讲课人员来决定……任何监督、任何教学大纲等等,绝对不能改变由讲课人员所决定的讲课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毫无疑问,师资队伍建设也是办好实践思政的关键所在,能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关系到实践思政的成败。

实践思政教师必须深刻意识到新时代思政课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项要求,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养与业务能力。

(一)明确实践思政教师的能力素质要求

实践思政对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组织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实践思政教师首要任务是夯实自身理论根基,坚定政治立场,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仰。通过党课及各种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觉悟性,紧跟党的时代步伐,以便在面临各种难题时可以不会随波逐流而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强化实践思政教师队伍政治素质还需要从至少两方面着手,统筹兼顾学校组织层面和教师自身层面。

(二)强化实践思政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高校实践思政区别于传统的单一课堂讲授模式,它要求教师能够做到创新性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在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充分锻炼自身能力,实现理论在实践中的内化。这便不仅考验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把控能力,还考察教师的实践教学操作技能与理论性知识储备。归根结底,实践思政对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均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完善实践思政教师的考核评估机制

各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把实践思政教育教学表现作为教师评定职称、晋升职务、申报学术骨干、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依据。经常性举办优秀教师表彰大会和表彰活动,选拔实践思政先进教师模范代表,给予物质与精神奖励,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大宣传力度,彰显楷模作用,营造实践思政建设的良好舆论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

第八章 山东财经大学“1145”实践思政育人的模式构建和实施路径

一、一个主题: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根本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是以教学单位或者教学环境为背景,而应该是以当前和当下的时代为背景,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展望党和国家发展之大机遇,憧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大未来。实践思政根植于实践的沃土,最终回归实践,构建和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闭环。立德树人讲究方法和过程,更在意目的和成效,只有心里装着党和国家,在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才能培养出为人民服务的人,对党忠诚的人,有志于投身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人。实践思政是扎根中国大地搞教学,同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系统化的教育理念,它富涵的时代特点、地域精神和民族情怀将使思政课更有人情味,更加入脑入心。

二、一条主线:打造三千计划实践育人特色品牌

山东财经大学目前有团员总数近30000人,团支部696个,基层团委18个,共青团山东财经大学委员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团的十八大精神,将团学工作放在学校综合改革深化内涵发展的全局中,充分发挥全校团学工作在立德树人和财经特色名校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其中一项最丰硕的成果就是依托校实践思政育人工程,以深化德育综合改革为契机,以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和增强实践育人效果为目标,扎实推进开展了大学生进“千村、千企业、千社区”计划,简称“三千计划”。

经过不断地探索和经验总结,学校以“三千计划”为载体构建了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实践思政体系,形成了可复制共享的经验、成果和模式,形成了“三全育人、三同发展、三维选题、三向转化”的实践育人特色品牌。

三全育人:其一,是实行全员育人,鼓励和引导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全面有效指导,实现学生实践的全员覆盖;其二,是注重全程育人,组建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学团工作干部、专家兼职导师的共建团队,对学生从选题、立项,再到调研,最后完成报告撰写和成果转化的实践过程进行无缝连接的全程指导;其三,是坚持全方位育人,整合校内外优势实践教育资源,开发网络育人平台,搭建多样化实践基地,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全方位育人机制。

三同发展:一是师生共创,师生共同开放孵化项目,通过项目的完成实现学生增强社会认知感和责任感的教与学的过程;二是师生共践,打破传统教育尤其是思政教育破解重理论轻实践的桎梏,引领学生走进企业、走向田间地头,进入广阔天地,彻底解决学用脱节、学用两张皮等问题;三是师生共进,目标上实现师生在实践教学中的共同进步,在科研素养、社会服务和思政教育等方面的相学相长、共赢共享。

三维选题:重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学生专业兴趣、教师学术研究三个维度进行选题,聚焦实践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并且着重挖掘三个维度的思政元素。

“三向转化”:一是实现实践成果转化为科研项目、学术论文或者毕业设计,不断提升师生科研素养;二是从实践经验中提炼参加创新竞赛、学科竞赛所需的调研素材,促进创新人才培育;三是依托实践思路打造智囊集团或思想库、智囊机构、顾问班子,发挥智库作用,服务政府决策。

三、四个平台:扎实推进实践思政平台建设

(一)依托社会实践基地打造国情认知平台

通过社会实践基地的教学育人实践,学生们深入到祖国的各行各业中,深入到基层中去,走到人民中间,真正实现了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了解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等自然国情,了解历史传统、文化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人文国情,在感知经济文化发展现状的教育、经济资源和人口问题的教育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教育时,自然而然地产生浓烈的爱国情感。在实践基地的体验中,当学生们客观全面的了解中国国情的优势和劣势,经历残酷现实所带来的挫折和打击,这种大胆“暴露”出来的国情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报国之志;当学生们切身体会和聆听那些为维护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英雄志士们为国捐躯、血染疆场的事迹时,学生们会获得悲愤所激发的无穷的奋斗的力量;当学生们和坚守在祖国的每个岗位上的普通建设者和建功立业的楷模们一道工作时,学生们就会产生无限的仰慕之情,产生振兴中华的强大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依托乡村振兴学院打造社会服务平台

山东财经大学为服务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与知名企业联合创办成立了山东财经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旨在打造乡村振兴理论教育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产业教育实践基地、对外交流宣传基地。山东财经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实现了扎根中国大地,把大学办在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思政小课堂开到社会大课堂中去的思政教育理想,被社会各界热议为校地校企合作的实验室,振兴学院展现了高校和企业家的使命担当和社会责任,是校友情系家乡、反哺家乡的具体体现。

(三)依托原山艰苦奋斗基地打造劳动教育平台

山东财经大学持续关注劳动教育,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鲜明确立了劳动教育的课程地位,提出对劳动素养的新要求,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的新目标,提出了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的新课题。依托山东原山艰苦创业教育基地建立三全育人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组织广大师生到原山参加党性主题教育培训,开展红色文化研究,建设大学生实践研修基地,丰富师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实现劳动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精准化建设。

原山基地主题教育活动是一场艰苦奋斗精神的火种传递,是对有志青年艰苦奋斗意志的唤醒和磨砺,这在落实思政教育三全育人工作的同时,也是在实践育人的道路上的有益尝试和拓展,围绕劳动教育基地平台建设,学校也将与原山林场共建焦裕禄精神研究院、孙建博艰苦奋斗精神研究院、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研究会,以上述劳动教育平台为学生漫漫求学路提供精神源泉。

(四)依托创业园区打造创新创业平台

为响应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建造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和新引擎,以创新为手段、创业为目标,学校展开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创新,获评全国实践育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吸引50余所国内高校前来学习交流。

一是依托我校和济南市历下区政府共建的大学生创业园,形成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更好创业的良好局面。创业园采用学校-政府合作的新模式,重点培育、孵化、引入和山东财经大学优势学科相匹配的财务会计、金融、信息服务、管理咨询、文化产业等轻资产企业。二是为打造强基计划山财大版组建龙山荣誉学院。龙山荣誉学院是以优质社会创投机构和优秀校外企业家资源为基础,以优势企业实践平台为载体,以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师资与校内专业教育师资联合培养为模式的一种创新教育探索,是学校财经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特区,是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区和育人管理服务机制改革的试验区

四、五个抓手:加快构筑高校实践思政有效载体

(一)“百脉杯”强化学科技能

为贯彻落实《山东财经大学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山东财经大学2020年党政工作要点》和2020年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学科竞赛活动深入发展,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科技术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际,发挥学院学科专业与工作优势,学校启动了百脉杯一院一赛学科技能大赛。

该赛事本着尊重各学院相关专业竞赛的基本原则,参照重点竞赛指标体系,发挥学院学科优势,重点培育和发展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竞赛活动,打造一院一赛、全员参与、全程贯穿、思政指引、综合立体的学科竞赛格局,目前各学院已经组织开展的学科竞赛涉及机器人设计、智能制造、化工设计、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计算机设计、市场调查与分析、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数据、团体程序设计、移动应用创新、网络技术、信息安全、力学、机械工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光电设计、数字艺术设计、青年创客、地质技能、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化学实验、广告艺术设计、交通科技、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物流设计、英语系列赛等近30个门类。

(二)“蓝精灵”引领爱心传递

2018年以来,山东财经大学共青团坚持志愿服务项目化,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充分发挥三千计划实践育人总抓手作用,以280余个社会实践基地延伸志愿服务外围,常态化开展支农、支教、心理援助、亲情陪伴等志愿服务活动,凝练打造蓝精灵志愿服务工作品牌,高度重视研究生支教团和西部计划志愿者选拔,扎实做好希望小屋认领和资金募捐工作,积极承办全国和省级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活动,共计发动2万余名志愿者,开展乡村振兴、环境保护、关爱特殊群体等各类常规志愿服务活动,服务时长超8000小时。

学校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多次获得山东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 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奖”“山东省优秀志愿团队”“济南市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以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国家级、省级的多个奖项。

(三)“未来合伙人”孵化创新创业

为切实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主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学校创设创新创业实践型人才培养项目——山东财经大学未来合伙人创新实验班,实验班人才培养主要包括学业领航、能力提升、创新实战三个环节,夯实学生专业知识基础,强化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实践中探索出三万多本科和研究生全覆盖参加的社会实践三千计划,遴选三百名三千计划优秀实践者凝练创新创业项目参加省赛和国赛,从中精选三十名骨干组建创新实验班的系统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思路。发挥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度,提前规划设计项目,注重与国家的大政方针相结合,突出时代性、育人性、可行性和创新性,做好项目的翻土育苗工作,教学辅以素质拓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敏锐地捕捉社会热点、痛点问题并提出合理化解决方案的专业实践能力。

(四)“乡村课堂”赋能乡村振兴

我校精心围绕沂源县振兴模式和沂源县奋斗精神设计了一门以大学生思政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与社会实践》,课程旨在通过走进沂源县等乡村振兴社会大课堂,以讨论式学习、调研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对乡村振兴中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等核心问题进行思考、拓展和应用,加深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并在实践中提升其实践能力。课程设置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认知上,要求学生了解农业现代化的要素,掌握循环经济模式,理解艺术活化乡村的路径;能力目标上,培养学生策划、设计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沟通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情感目标上,增强学生对国家乡村振兴的政策信心,感受循环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对乡村振兴的意义,从而增强学生专业自信。

(五)“青春正好”弘扬中国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和思想精华,也是实践思政的重要教育内容。2019年以来,学校共青团以品牌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组织为抓手,以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为导向,创新活动形式,打造青春正好主题校园文化品牌,构建、完善一院一品基层校园文化局面。校团委紧密结合建国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开展迎新生合唱汇演、高雅艺术进校园、红丝带青春校园行、“12.9”接力长跑等校园文化活动1250余场,覆盖17.8万余人次。

实践思政本身就是伟大而平凡的生活本身它无处不在,是理想实现靠奋斗的信念,是英雄从来敢担当的气概,是青年助力民族复兴的伟大情怀,当然还有我们教育者对教育最朴实最深沉的热爱。




Copyright © 2011 山东财经大学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