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领导讲话 > 正文
校长卓志在新学期处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2015年04月04日 10:36    撰稿 : 宣传部  


                   进一步解放思想 夯实基础 释放活力
                   以高度的责任感持续推进特色名校建设
                 ——在2015年处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摘录)
                         校长 卓志
                      (2015年3月12日)
同志们: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处级干部及教授代表会议。我主要讲四个方面。
  一、当前高等财经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确定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治国理政全新战略,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也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大众化水平持续稳步提升,办学水平、保障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已经建成了高教大国。但是“大”不等于“强”,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中国还不是一个高等教育强国。反映在高等财经教育里,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性日益突出,制约高等财经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露。高等财经教育应当正视客观问题和现实差距,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加快转变思想观念,适应经济社会的新要求,认识新趋势,构建新的发展模式和道路,推动发展。
  高等财经教育的新趋势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内涵发展成为高等财经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在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质量提升、内涵发展将成为高等财经教育发展的主题,必须树立起市场竞争的意识和优胜劣汰的危机感,把质量提升作为核心任务、生命线,提高优质资源的供给能力和水平,以质量求生存、以贡献求支持。
  (二)特色发展成为高等财经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在高等教育发展同质化的大背景下,财经类高校想要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不能一味的“求大”、“求全”、“求规模”,特色才是核心竞争力,是立身之本,要立足实际,合理定位,找准服务面向,坚持特色发展,赢得更大空间,激发高等财经教育的生机和活力。
  (三)创新发展成为高等财经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在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的大背景下,内部关系和利益格局调整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高等财经教育必须下决心通过深化体制机制综合改革理顺内部关系,打破束缚,释放活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充分发挥各类办学要素的最大效益。
  (四)需求导向成为高等财经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在“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的经济发展大背景下,高等财经教育必须坚持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同向同行,角色定位从过去的支持服务逐步转向服务和引领同步,通过拓展服务能力和提升贡献力实现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分析、确定自身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和新常态。
  (五)依法发展成为高等财经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历史背景下,高等财经教育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积极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正确处理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主动适应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的改革趋势,完善以共同治理为核心的治理结构,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六)信息化发展成为高等财经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在“四化”同步发展的大背景下,把信息化上升到战略高度,已经成为推进我国高等财经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趋势,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有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教育发展方式。
  二、国内主要财经高校的现状(略)
  三、特色名校建设及其意义
  (一)什么是特色名校
  所谓“特色”是指独特色彩、风格与特征,特色是一所学校的个性、特点和核心竞争力;“名校”是对学校赖以立足的特征和特长的概括,是学校的水平、地位和积淀。特色名校是指在先进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在内涵发展的前提下,从学校实际出发,经过一定时期的理论探讨、思辨总结和办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办学风格和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
  1.学校与特色:
  (1)我校的特色是什么?根据学校《关于实施“特色名校工程”的意见》,从总体上讲,我校的特色是人才培养特色、学科建设特色、科学研究特色、社会服务特色和大学文化特色。
  (2)我校的特色取决于什么?学校的特色取决于大学的类型和定位,综合来看,我校目前属于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不是综合型,不是纯粹技能型,基本属于应用型大学。在应用型大学的建设中,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支撑,理论、技能、素养和视野相结合,逐步将学校建设成为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孕育先进经济与管理思想和提供高质量社会服务的特色名校。
  (3)我校的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应用型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的我校最大的特色应当是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的学科特色,我们要形成经济学科、管理学科的山东财经大学特色,也要形成其他学科与经管学科紧密结合的特色。同时,我们也要完善顶层设计,彰显大学文化特色;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凝炼学科专业特色;实现科学基础、实践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凸显人才培养特色;打造学科平台与团队,强化形成科学研究特色;深化政产学研合作,突出社会服务特色。当我们的特色真正形成,并经得起实践检验后,当人们提起我校,自然就能如数家珍地说出山东财大哪里强,哪里特,哪里名,哪些方面厉害,哪些方面有风格。
  2.学校与名校:
  (1)名校的要件是什么?首先,名校应当有精良的教学设施和一流的教师队伍,“大楼”与“大师”是名校的硬件,是基本条件;其次,名校应当有一流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管理方式,这是软件,是名校的决定条件。
  (2)名校的目的是什么?名校应当有好学生、名校友,存量要优秀,增量要突出,这是学校的名片,是名校建设的目的,要评判名校,就要看它所培养的学生有多少成为了精英与人才,所培养的校友为这个社会做了多大的贡献。
  (3)名校的发展阶段是什么?首先,名校应当在山东省有名,当好山东省高等财经教育领头羊和高等教育的领先者;其次,应当在学校所在区域有名,将学校的影响力覆盖到华东、华北和中原地区;再次,随着学校的名望和美誉度的提高,影响力覆盖全国,从专业性、区域性特色名校建成全国一流财经特色名校。
  (二)建设特色名校的意义何在
  第一,建设特色名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教育部“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以及山东省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都明确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对高等学校进行分类管理,分类引导,也就是通过政府对高等学校进行分类指导,引导高等学校准确定位、办出特色,使学校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第二,建设特色名校是学校参与高等教育竞争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之间从办学资金到科研经费再到生源和师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长期实行计划体制,千校一面,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校不多。只有不断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建设特色名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突破,实现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第三,建设特色名校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向着规模化的大体量发展,随着规模的扩张,基本建设、办学经费、师生比、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开始凸显,“先做大,再做强”的发展思路受到严峻挑战。而内涵发展是相对于规模发展的质量发展,是相对于粗放发展的精细发展,更是相对于同质发展的特色发展,相对于模仿发展的创新发展,只有这种发展才能解决大体量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第四,建设特色名校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教师的自身价值主要在教学和科研的过程中予以体现。特色名校的建成,会带来高质量的生源、丰富的教学资源、雄厚的科研支撑等优越的条件,学校才能够培育优秀的人才,打造出一门门精品课程,推动优秀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实现教师的自身价值。
  第五,建设特色名校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一所特色鲜明、社会声誉良好的学校,往往是大多数学生所向往的。特色名校可以为人才培养提供科学的学科体系、高质量的专业教育、优秀的师资队伍和深远的大学文化,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有利于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重要保障。
  (三)怎样建设特色名校
  关于特色名校建设,《山东财经大学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0年)》和《关于实施“特色名校工程”的实施意见》两个文件已经做了全面部署,明确了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建设工程也已正式实施。在这里,结合学校实际,我再提几点要求。
  第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形成全校思维。要在全校深入开展关于特色名校建设的学习和讨论,端正对特色名校的认识,明确建设目标,明确部门、个人在特色名校建设中的定位与职能,形成全校上下高度统一的思想共识,充分把握学校实际情况,正视问题和差距,摒弃人为性和随机性的做法,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实现内涵发展。
  第二,要夯实基础,实现脑力集合和存量盘活。在大规模引进人才、扩大增量、借助外力不现实的情况下,我们要积极盘活存量,创新、自主、规范地建设特色名校,敬畏制度,强化规则意识,从而实现组织高效,增进建设力,充分利用内外部条件搞好建设。各学院要有“破局”意识,不再吃“大锅饭”,不再等“计划分配”,依托现有人才和资源,在学校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改革的前提下,扩大学院在人、财、物上的自主权,激发基层学术组织的活力,让学校发展获得更大动力。
  第三,要释放活力,激发创新、开放的动力。释放活力需要“四个思维”,即要有先行和领先思维,摒弃观望、等待的想法,敢为人先,先动起来;要有改革和创新思维,摒弃个人奶酪和局部利益思想,增加新动能,真正地动起来;要有奉献意识和作为思维,摒弃被动、迎合的想法,舍我取谁,全方位地动起来;要有开放和国际意识,摒弃封闭、盲目自大的想法,勇于开拓,活跃地动起来。
  第四,要切实做到质量提升,内涵发展。内涵发展是学校在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依靠结构优化、资源共享、效能提高以及制度保障等措施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是依靠“校本”,实现学校内部挖潜的扩张发展模式。在这一过程之中,要审慎地处理好“四大关系”,做到“三个转变”,实现资源、规模、质量的重新布局而产生综合效益的提升。即处理好规模扩张与优化结构的关系,加强管理与体制改革的关系、择优支持与整体提升的关系、学校发展与学院发展的关系。实现从数量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从显性增长向提升竞争力转变;鼓励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创新突破,实现试点学院全方位提高,从普遍发展向重点发展带动普遍发展转变。
  第五,要明确思路,把握重点,稳步推进。特色名校建设要坚持“111243”工作思路,明确意识形态的制高点地位,明确本科教育的主体地位、研究生教育的战略地位、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科学研究的先导地位,推进“四项任务”,完善“三大保障”,把握启动实施、全面建设、总结评估、后续建设每个阶段的时间点和工作重心,及时总结和发现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确保按时完成既定任务。



Copyright © 2011 山东财经大学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