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第十一届全国社会保障教学研讨会举行

2025年07月16日 13:48  单位 : 公共管理学院( MPA 中心)    浏览次 


7月13日—14日,第十一届全国社会保障教学研讨会在济南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教授,南京大学童星教授,中山大学申曙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丁建定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鲁全教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王利军等出席会议。我校副校长彭红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贾海彦主持开幕式。

彭红枫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感谢大家对学校建设发展的关心支持,并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及发展成就。他指出,学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年来在专业数字化转型、课程智慧化升级、教学信息化提升等方面持续创新,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育高质量社保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次会议立足社会保障教育现代化使命,紧扣人工智能与教学融合实践,意义重大。期待各位专家深入交流,为推动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改革发展贡献智慧。

郑功成表示,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制度体系并未成熟,与时代要求还存在差距。社会保障学界应秉持专业价值,进一步深化改革,为民生基建、民生保障和社会公平正义做出贡献,助力中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会上,王利军宣读了优秀教学论文获奖名单。

主旨报告环节,厦门大学高和荣教授剖析了社会保障专业面临的危机,提出基于智能社会、长治久安、国家治理和新文科的知识创新路径;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王立剑表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要厚基础、强数理、重实践,培养更多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辽宁大学边恕教授指出,要加速数字要素融合渗透,创建人机协同课堂教学模式,推动社会保障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华东师范大学曹艳春教授以华东师大“三维四层五步骤”改革实践为例,分享了人工智能时代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改革的系统路径;浙江大学刘涛教授指出,数智时代知识观变革给传统教学带来挑战,教师需转变为学习的领导者和合作者,培养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我校徐宏教授提出,要深化“社会保障+人工智能+大数据”交叉融合,打造财经特色高水平社会保障人才培养体系。

下午,在同步举行的四场分论坛,与会专家围绕“人工智能与教学改革”“数智发展与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与模式创新”“学科交叉与发展前沿”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闭幕式上,七位专家学者作主题演讲,从不同视角,为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改革和学科发展提供了系统性、有针对性的实践路径,实现了跨校智慧的深度碰撞与学科共识的有效凝聚。

全国社会保障教学研讨会是为促进全国社会保障学科的发展而搭建的社会保障专业教学交流平台,已成功举办十一届。本次研讨会以“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改革”为主题,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与山东财经大学主办,学会教学委员会与我校公共管理学院承办。来自全国80多所高校的150余位社会保障领域的专家学者,学校教务处、科研处、学科建设办公室、公共管理学院负责人,部分师生代表参会。

撰稿:孙敬华 罗微 审核:贾海彦 编辑、终审:张艳霞

Copyright © 2011 山东财经大学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