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我校紧紧围绕毕业生就业核心需求,持续升级供需对接平台,开展精准分类指导,强化“不断线”就业服务,联动各学院深入拓展校企地合作资源,全力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学生工作部精准施策,筑牢就业服务“暑期保障线”。在岗位供给方面,依托就业信息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精准对接用人单位和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暑期累计推送招聘公告80余项,提供就业岗位超3000个,相关推文阅读量突破2万次,有效扩大了信息覆盖面与毕业生参与度。7月至8月,学校连续举办3场“毕业离校续航行动暨暑期实习岗位线上双选会”,覆盖金融、互联网、教育等多个重点行业,挖掘就业与实习岗位1000余个,为毕业生搭建高效求职通道。在就业指导方面,分赛道建立公考、升学等微信交流群,针对各类毕业去向提供分类指导服务,举办专题讲座15场,服务学生1400余人。同时,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开辟毕业生绿色通道,确保档案转递、就业推荐、协议签订、信息录入等高频业务“即来即办,即办即结”。

各学院也积极利用暑期走出校园,采用多种形式对接用人单位,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赴烟台、济南等地多家企业,结合产教融合和实习实践开展访企拓岗活动;工商管理学院先后赴英科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淄博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交流座谈,与安踏山东公司共建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财政税务学院走进济南新航道有限公司,围绕人才培养、就业渠道拓展等议题达成合作共识;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前往山东麦德森发展集团开展支部共建交流活动,以党建引领促进学生就业、实习工作更上台阶。


近年来,学校秉持“立德树人、经世济民”办学宗旨,构建了全链条、立体化就业服务体系,多措并举、精准施策,有效推进了毕业生就业从“保数量”向“提质量”转型。暑假期间,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又传捷报,在济南市公务员招录中,我校共有30人被录取,位列生源高校第一;在山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布的2025年校招拟录用人员名单中,我校与山东大学并列生源高校第一。
撰稿:何峰 吕游 审核:杨哲 编辑、终审:张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