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上午,第二届乡村振兴醴泉论坛在邹平市青阳镇醴泉乡村振兴学院报告厅举行。本届论坛由我校主办,山东区域经济学会、科研处、山东财经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醴泉乡村振兴学院承办。论坛的主题是“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探索与实践”。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业界精英、高校师生100多人参加了论坛。

副校长张红霞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和发展成果,并表示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学校高度重视农业经济学科建设,乡村振兴领域是学校科学研究、智库建设和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向。醴泉乡村振兴综合体立足于乡村,植根于学校学术沃土,形成了“学者发起、校地共建、产教融合”的发展模式,是校内学者践行理论应用于实践、学术转化为生产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探索、实践和落地。她对醴泉乡村振兴综合体的建设成效及其提出的乡村振兴价值重构理论给予了充分肯定。
论坛上,六位专家和两位行业领军人物进行了主题演讲。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演讲的题目是《普惠金融、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山东省乡村振兴研究会会长、山东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郝宪印演讲的题目是《优先培育新知生产者,全面提升乡村振兴人才培训水平》。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于永德演讲的题目是《突出“特-优-美-名”精致发展特色乡村产业》。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盛伟演讲的题目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实践路径与规律总结》。
我校党委副书记、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谢申祥教授演讲的题目是《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他通过理论和宏观分析,系统梳理了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机理和逻辑,强调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形成共识和制度保障,提出了产业振兴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基础设施数智化;农业产业高级化;生态资源产业化;农业经营多元化我校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醴泉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委员会主任、山东区域经济学会会长张志元教授演讲的题目是《醴泉乡村振兴综合体的创新价值》。他介绍了醴泉乡村振兴综合体的建设情况,并表示乡村振兴不仅是一个经济和产业化的过程,更是对乡村多元价值的深入挖掘与科学重构。乡村振兴价值重构理论是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又用于指导实践的理论。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枣庄辣子鸡烹饪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新权演讲的题目是《枣庄辣子鸡的发展对青阳炒鸡的启示》。临沂市饭店烹饪协会会长李新发演讲的题目是《临沂炒鸡的发展与未来》。

论坛还举行了《青阳炒鸡白皮书》的发布仪式。
据悉,首次将一个大赛、一个文化节、一个特色产业论坛嵌入到乡村振兴醴泉论坛之中,这是本届论坛的一大特色,也是论坛下沉到乡村、下沉到项目、下沉到产业,理论应用于实践、学术转化为生产力,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尝试,更是乡村振兴醴泉论坛模式的探索。
来源: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作者:张頔 编辑:张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