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金融学院信用管理与微观金融教研室吴琼博士应邀参加了在天津财经大学举办的信用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会议旨在进一步探讨规范信用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方案,推动信用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促进高层次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会议由天津财经大学大公信用管理学院主办,该学院为天津财经大学和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国内首家信用管理专业学院。全国设置有信用管理专业的12所高校和11家银行、资信评级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代表出席了此次研讨会,参会的院校超过目前国内设置信用管理专业院校的三分之二。
与会专家围绕信用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及方案,信用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银行、资信评级机构及金融机构对信用管理人才的需求等方面专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与会期间,本着学习借鉴的态度,我们与来自各兄弟院校的信用管理专业专家学者及金融机构代表们进行了认真交流,就目前各高校信用管理专业普遍存在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辅材料缺乏、实训实验项目难以得到开展等问题讨论了相关对策。
信用管理是在我国有广阔发展空间的新兴专业之一,在金融业的发展和创新过程中,信用评级及风险管理是其关键环节。信用评级关系到金融产品的定价权,并影响国家信贷市场利率及汇率形成,与国家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密切相关。加快高等院校信用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进度,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对于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提高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校于2007年获得信用管理专业招生资格,2008年招收第一批信用管理专业本科生,是设置该专业高校中较早起步的一批。2012年信用管理专业第一届学生已顺利毕业,就业去向良好,大部分同学都进入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事信贷管理或风险管理部门工作。
天津财经大学大公信用管理学院作为我国第一家集“教学—科研—开发”为一体、专业教育与资质培训相结合,培养高端专业人员的信用管理学院,对进一步完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新的培养模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该学院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学院设置信用评级和风险管理两个学科,开展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教育,学院利用天津财经大学优秀的师资,雄厚的科研基础,优良的教学环境设施,并结合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信用管理方面的丰富经验、专业实践指导以及其国际化民族品牌的影响力,通过引进国际信用和风险管理的最新成果,建立起优秀学科理论与教学体系,共同培养风险评估、信用评级和风险控制管理等方面高层次专业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