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财大 > 正文
【中国税务报】山东地税:打破壁垒 形成依法治税强大合力

2018年03月20日 09:46  单位 : 宣传部    浏览次 



桑军 盖昊 本报记者 王法坤

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各级政府部门面临的重要任务。最近几年来,作为全国最早开展地方税收保障制度探索实践的省份,山东在依法综合治税方面走出了一条共赢之路。

联席:构建税收共治大格局

为推进税收共治,山东省制定了税收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规定常务副省长任总召集人,省财政厅厅长任召集人,37个省直部门和中央驻鲁单位为成员单位。遵循这一模式,山东17个地市全部成立了由政府领导挂帅的地方税收保障工作领导小组。

自2015年以来,山东省地税局与国土资源厅联合探索“以地控税、信息比对、重点实测、动态监控”的土地使用税宗地管理模式,全省查增应税土地面积4.4亿平方米。2017年,山东省地税局与省保监局联合,优化车船税代收代缴流程,方便纳税人;与省住建厅联合,实现二手房网签价格与税收征缴直接关联;与省物价局联合,创立第三方公益税收争议和救助机制;与省高级人民法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畅通信息交换渠道,落实税收司法保障;与170个邮政单位签订代征地方税费协议,覆盖邮政网点1217个,代征入库地方税费1.78亿元。

随着有关机制形成,多地积极投入税收共治实践。东营市常务副市长张润国说,目前东营市已有综合治税信息采集员800余人,累计采集各行业涉税信息1091.5万条、税收数据87万条。仅2017年东营市税收保障办公室就查验政府投资项目375项,推动扣缴税款1486.3万元。龙口市地税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局近年来已借助治税信息共享机制,将第三方信息与税源管理、征收管理和风险管理等工作紧密结合,推动征管质量不断提升。

聚集:打造信息共享大平台

按照国务院印发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要求,山东在税收保障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方面做了探索。

在吸收试点单位经验的基础上,山东省由省财政厅牵头,从2016年开始建设集涉税信息分类采集管理、信息共享和分析应用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涉税信息共享平台。目前,该平台已采集涉税数据1.58亿条,推动部门间共享涉税信息359.79万条,应用涉税信息23.77万条。

青岛市为推动依法综合治税,出台了本市首部地方税收法规——《青岛市税收征收协助条例》,为税务部门获得第三方信息和税收协助提供了法律保障。青岛市地税局依据该条例编制了《涉税信息采集目录》,将31个部门的83类涉税信息纳入其研发的财源建设信息平台,使涉税数据采集标准化、规范化。该局已通过财源信息平台采集推送涉税信息2888万条。

潍坊市寒亭区则由区政府主导、财税部门牵头搭建了涉税信息聚合共享平台。据寒亭区财政局局长解小辉介绍,该平台具有涉税信息采集、加工、聚合、应用和共享功能,税务机关和有关单位都可以从中提取有用信息,比如银行可以利用其中的企业纳税信用等级信息寻找优质客户,这调动了有关单位协税护税的积极性。

融合:带动公共服务大升级

随着部门间的信息孤岛被打破,不仅税收征管质量大幅提高,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民政、国土等公用事业单位及银行等服务机构的服务也明显优化。

利用信息共享机制,山东省地税局自2014年起针对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联合省国税局、银监局开展“银税互动”助推小微企业发展活动,使纳税信用好的企业可以及时获得贷款支持。截至2017年12月,山东地税已有17个市局和178个县(市、区)局及开发区分局与895家银行签订了“银税互动”协议,使1.14万户小微企业获得贷款392.8亿元。

全省各级民政部门与地税机关签署了合作协议,通过政务专网、直通即查的方式实现了地税与民政信息的共享。由此,纳税人到地税机关办理涉及婚姻信息的业务时,不用提供有关证明,手续大大简化。仅2017年,山东地税就通过政务专网查询婚姻登记信息23.1万笔,减少纳税人提供相关证明近5万份;民政部门则通过政务专网接收、查询税务信息79.5万户次,避免了救助对象“两头跑”。

省地税局联合国土资源厅以“信息互联、一窗受理、业务联办”为目标,推出不动产登记与征税业务联办平台,借助该平台实现有关涉税数据的实时传递、共享和反馈。由此,纳税人办理房产过户手续的时间缩短两小时以上,在地税窗口缴税的时间缩短到10分钟以内。按照全省的年均房产交易量测算,此举每年可为纳税人节约20万小时以上。

山东省财税金融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山东财经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潘明星表示,部门信息共享、共同治税,不仅促进了税收治理现代化,而且为纳税人带来了优质服务的实惠,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

媒体链接:http://www.sdds.gov.cn/art/2018/3/13/art_24276_2390146.html

Copyright © 2011 山东财经大学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