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财大 > 正文
【山东省教育厅】山财大实践队开展“同声传爱”帮扶公益活动

2018年09月17日 10:42  单位 : 宣传部    浏览次 


“同声传爱”是由山东财经大学大学生发起,以有声读物为核心,为6-12岁视障儿童提供帮扶的公益创业项目。项目组通过组建由专业的播音员、高校广播站成员及社会各界优质声音志愿者组成的志愿者联盟为视障儿童录制标准化有声读物,开发有声读物产品,帮助视障儿童与同龄普通儿童声音结对等方式,为视障儿童提供经济、精神、教育方面的帮助。项目成立5年以来,已为视障儿童无偿提供有声读物1000余期,返还特教中心盲文纸108388张,成功帮助94对视障儿童与普通儿童通过声音结对,获得了山东省残联、山东省盲人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大力支持,与30家企业、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

2018年暑期“同声传爱”项目组奔赴山东滨州、济南、淄博等5市,走访视障儿童与普通儿童家庭、特殊教育学校,并深入合作企业进行调研实践。

视障儿童收听有声读物

深入交流,集结各方力量

“同声传爱”项目组拜访了其重要合作方——济南鲁能希尔顿酒店。项目组已与山东省现有的6家希尔顿全部达成合作,在全省范围内建立爱心录音亭,利用企业资源加大对视障儿童帮扶力度。项目组与酒店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在9月底共同举办全省范围内“为你读书”活动,收集来自社会各界爱的声音。成员们考察了录音亭的使用状况,对设备进行测试,录制并回收了录音亭中765期有声读物。

项目组还走进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山东省盲人协会等社会组织,与有关负责人就6-12岁盲童标准化帮扶进行深入沟通,并获得了他们在政策帮扶、专业支撑的大力支持。

相隔千里,声音相会

项目组走进视障儿童家庭,与视障儿童和家长进行深入交流,获得视障儿童最真实的需求,获取对有声读物及“一对一结对子”的看法。项目组共走访了14家视障儿童家庭,为其带去了装有765期有声读物的MP3。

交谈中,项目组成员得知有声读物短缺的问题,依然困扰着很多视障儿童家庭。一个孩子向成员们讲道:“我很爱读书,但是书太少了,我只能反复读,反复听,我都要背过了。”短短几句话,却直击成员们的内心,坚定了成员们继续努力的决心:为视障儿童提供所需的有声读物,丰富其课余生活。此外,视障儿童依然面临着交友范围狭窄的问题,为了给他们带去全面的帮扶,项目组开展“一对一结对子”活动,让视障儿童通过声音与普通孩子进行交流,共同成长。家长非常赞同此活动的意义纷纷报名参与结对。项目组成员引导视障儿童画一幅未完成的图画,表演自己擅长的才艺,并为视障儿童录制语音信件,几句简单的话语,承载着他们对友谊的渴望,对外界的期待。

与视障儿童玩耍

8月21日,项目组前往普通孩子家庭进行家访,得知我们已展开结对活动并看望了14家视障儿童家庭,孩子们立即报名参与这一期结对活动:与视障儿童共作一幅画、共唱一首歌,并录制语音,与视障儿童远程互动。孩子们还激动地问起何时能与视障儿童见面。目前,所访视障儿童与普通儿童家长已互有联系方式,均已成功结对。

与特级教师交流

标准化手册,汇入权威力量

为使大众对视障儿童的帮扶更加规范化,项目组为有声读物录制与“一对一结对”制定详细标准,建立标准化手册。目前有声读物录制已建立一整套标准化准则包括录制人员条件、录制规格、筛选限制等,对“一对一结对”的申请条件、“三禁忌八要求”、活动流程等也进行了详细拟定。项目组召开标准化帮扶论证会,邀请省残联、团省委志愿者工作部、省盲人协会的领导对建立标准化手册进行指导,以便将项目模式复制,进一步扩大项目影响力,帮扶更多视障儿童。

9月初,项目组前往淄博、济南等6家特殊教育中心,看望刚刚开学的孩子们。济南市特教中心全国优秀教师王德平老师、淄博市特教中心视障小学部主任杜建博老师等老师们十分认同为有声读物制定标准化的重要性,他们表示愿意作为顾问,以多年经验和自身专业对标准化进行指导,帮助项目组继续完善标准化手册。

21天、3家合作单位、6所特殊教育中心、14家视障儿童家庭、2300公里,即使道路颠簸,成员们从未有过怨言,反而愈发热情,愈发坚定携手团结。同声传爱将持续关注视障儿童,推进项目发展,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孩子们,不忘初心,一路前行!(山东财经大学)

媒体链接:http://www.sdedu.gov.cn/sdjy/_jycz/_bkgx/1360088/index.html

Copyright © 2011 山东财经大学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