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财大 > 正文
【齐鲁壹点】地摊:城市中最自由随性的商业

2020年06月05日 09:00  单位 : 党委宣传部    浏览次 


作者:山东财经大学 董彦岭

地摊存在于城市的角角落落。它给城市提供着便利,也给城市制造着麻烦;它丰富着城市,也考验着城市。它像一个顽皮而又可爱的孩子,有他太吵,没他太静。地摊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跟随着城市的脚步。地摊是城市中一个无与伦比、不可替代的存在,是一种意蕴丰富、自由随性的商业。与其他现代化的商业形式相比,它源远流长、继往开来;众生平等、怜贫惜苦;兼容并包、百花齐放。我坚决地认为,看不起地摊的城市没文化,容忍不了地摊的城市没心胸,管理不了地摊的城市没智慧。

地摊是最原始的商业形式,是所有现代商业的起点。世界各地的先民,就是用摆地摊的方式卖出自己多余的物品,换回自己需要的其他物品,日出而聚,日落而散。地摊蕴含着现代商业所有复杂元素的萌芽。现代化的股票交易所,都曾经有过它的地摊阶段。例如在英国伦敦,股票交易商最初是在街头巷尾买卖,风吹日晒,雨雪侵袭,后来聚到咖啡馆,咖啡馆的其他顾客嫌他们太吵,他们就自己出资建起专门的交易所,即伦敦股票交易所,才最终彻底摆脱地摊时代。但即便是现代化的股票交易所,也有地摊遗留的痕迹,譬如喜欢大声吵嚷,就是地摊时代激烈讨价还价的现代版本。内敛含蓄的英国人,大声说话都被视为不入流,但在股票交易所不大声喧哗,似乎就不是一个标准的经纪人。地摊贯穿古今,到了网络时代也有其新潮形式,网络购物就是虚拟时代的地摊。

一个人的商业才能可以通过摆地摊来展现,同样,一个人也可以通过摆地摊来学习商业运作。这是一项门槛极低的事业。美国著名的投资家巴菲特、罗杰斯都曾经摆过地摊并淘到自己的第一桶金。巴菲特在几岁的时候就经营过爆米花摊位。一个人如果突然说:给我100万,我给你赚200万,我是很难相信他的。除非他有过用100元赚到200元的经历。大事总是从小事做起,地摊就是未来的千万富翁们赚钱起步的ABC。有一次坐火车,遇到一个个子娇小的女大学生带着一个很大的皮箱。我帮她将皮箱放到行李架上。攀谈中她告诉我,她家在甘肃农村,在青岛的高校上学,节假日和晚上没有学习任务的时候,她就到批发市场批一些小商品,摆地摊去卖。两年多来,她已经知道从哪里可以批到价廉物美的商品,知道在哪里生意比较好做。她居然能够通过摆地摊挣够了自己的生活费,还能用挣来的钱给父母家人买些东西带回去。她大大的皮箱就是买的一些海产品,带回内陆的老家去卖。我觉得她才具有成功商人具有的对市场和交易的敏感性,“钱途”不可限量。这比读两年MBA的收获要大得多。

地摊是一种真正的市场民主。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买主,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卖主。它不仅是一种交易安排,也是一种心照不宣的聚会。它可以随时随地、不拘一格,可以在繁华的街市,也可以在冷僻的家庭后院。既可以在霞光初照的清晨,也可以在华灯初上的傍晚。商品五花八门,人物更是三教九流。有淘到宝贝的欢欣,也有上当受骗的沮丧。在大商场里,人主要和商品打交道,营业员虚化到一个背景;而在地摊上,你在和具体的人打交道。他们有的精明,有的木讷,有的随和,有的执拗。讨价还价之间,人情冷暖包含其间,许多人买卖之间成为熟人和朋友,也有偶然不能见到的惦念。在这里,摊主是自己商品的主人,有的还参与和见证了商品的制作流程,和自己的东西有着深刻的联系,而且有遇到知己慷慨降价的权力。那些职场的白领和工厂的蓝领,在单位是一个螺丝钉,被上司或流水线操控,在这里面对自己喜欢而又便宜的商品,也有一种能操控的小小满足。

地摊上也有一个个人和群体的记忆和文化。每年毕业前,毕业生会在校园指定的空间摆摊处理自己不用的书籍和杂物。在夏天的傍晚,这些将要离校的学兄学姐,热热闹闹地出现在他们的摊位前。他们的学弟学妹们摆弄着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谈着价钱。有这样一本书,平时就放在自己的案头或床头,自己读了多少遍,已经熟络了里面的人物和情节。今天也拿出来展示。在价钱快要谈好的时候,突然决定不卖了。因为这本书蕴含了太多的东西。因为书上面有太多青春和岁月的印痕。也许这本书曾陪自己度过一段难忘的或阴暗的日子,就像一位老朋友,已经割舍不开了。也有的同学满不在乎地卖掉这些曾经陪伴自己的东西,实际上是表示一种决绝,一种和昨天告别的勇气。毕竟,对年轻人而言,他们的天地和战场都在明天,又何必再反复玩味过去的失意和得意呢。

地摊也是一座城市传统和文化的一个侧面。地摊展示的不仅仅是一件件别致实用的小商品,而且也是展示的一种文化,是种种千奇百怪的创意,是一个城市历史的传承。一个人要认识一个城市,读懂一个城市,并不是看它的现代建筑,而是看它古老的胡同街巷。同样,要认识一个城市的商业文化,也不是到大商场、大超市,而是看他的小商贩和地摊。城市传统的文化和精神,在这些商贩和地摊中顽强地生存着。这个草根商业形式,生生不灭,代代相传。有传统手工艺,有各种引人流口水的小吃。也有传统手工艺兼小吃。这些工艺品和小吃,都打着深深的城市传统和特色的烙印。

地摊也是一种大众时尚的展示。常常看到许多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在地摊小巧精致的各种小饰品前留恋忘返。他们可能是中学生,更可能是大学生,也有可能是打工妹,她们没有收入或收入很少,买不起真金白银,但他们也非常爱美。花十几块钱或者几十块钱,买一个小东西戴戴,那是怎样的一个满足。也许是由自己的男朋友买给自己,并满含愧意地表示有钱了一定给你买一个值钱漂亮的戴。或者在心里暗暗发誓等自己有钱了一定给自己买一个。我总觉得这样一个来自地摊的、漫不经心的饰品,戴在一个年轻女孩子的手上,要好过黄金钻戒。因为便宜的东西是饰品,贵重的东西是财富。炫富胜过装饰,失去了饰品的本意。而且我总觉得逛地摊的女孩子比之逛名贵饰品店的女孩子更健康,更本色,更自然,更漂亮,也更青春和浪漫,更诗意纯情。因为这些饰品不需要用岁月交换,到徐娘半老时才能买,也不需要用青春交换,让秃顶多金的老情人去买。

地摊是穷人的知己。我记得儿子小的时候喜欢地摊上的一切东西。纸风车,彩气球,棉花糖,小帽子,各种小玩意。这些东西都很便宜。现在长大了,突然喜欢起各种名牌鞋,名牌服装,这些东西都不来自地摊。这些东西和地摊商品一样,都是由拿着廉价薪水的中国工人制造的。贴上外国的商标,进了大商场,定价就没了边际。一次在济南的一个大商场,一个朋友告诉我:这件衣服,和我在泺口买的地摊货一样,地摊40,这里400。我自己很喜欢便宜的商品。全部商品10元或2元或1元的商品最让我动心。便宜透着亲切,透着对穷人钱包的体恤。虽然我现在已经是一个教授,属于小资产阶级,但还是抑制不住地喜欢便宜。可能是穷孩子穷学生深切的经历让我从内心地喜欢地摊上那些充满人文主义和平民精神的便宜货。譬如,我曾经买过1块钱一对的健身石球,一块钱一只的水杯。二十块钱一件的汗衫,3块钱一对的鞋垫。我觉得这些东西也很好。整个夏天,这件汗衫是我穿得最多的,因此也是性价比最高的。

地摊是城市的朋友。它不拘小节,有些江湖气,它的自由随性有时给城市交通和城市形象制造麻烦,但也给城市带来了便利和生机勃勃的气息。城市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有了自己新的朋友,譬如时尚大气的酒店超市。这些新朋友衣着光鲜,中规中矩。但只有它们,城市就少了活力,少了特色,一个城市和另一个城市就没有多少区别。地摊是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应该保护的传统市场的遗存。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地摊在现代城市中的商业功能渐渐退化,更多地成为一种文化和民俗的现象。是一种传承,一种表达,一种宣泄和释放。当然,它还是特定城市人群的谋生场所,是不特定城市人群的购物乐园。

城市应该学会和地摊和平共处。我们应该给地摊留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因为实践证明,地摊有顽强的生命力。尽管我们有装备精良的城管执法队伍,不分昼夜地进行围堵清剿。但这支地摊队伍还是活跃在街头巷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觉得,是我们城市的某个环节出了什么问题,不能让这个群体有一个体面安闲的所在,而是像过节老鼠似的被赶来赶去。一个真正文明社会的城市,摆地摊不再是边缘人群的无奈之举。小商贩也应该是自尊的和受人尊重的群体。他们穿着得体,言谈从容,脸上洋溢着对职业的热爱和满足。我们似乎不应该对地摊赶尽杀绝而后快。那样,城市的街道是清净了,但也失去了它的五颜六色和热闹氛围。城市应该有足够的智慧,和地摊和平相处,和谐共荣。

媒体链接:https://m.ql1d.com/new/general/12341651



Copyright © 2011 山东财经大学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