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财大 > 正文
【齐鲁晚报】 大学生300套军训服送村民 爱心传递让“迷彩绿”继续出彩

2022年10月27日 08:49      浏览次 


村民们试穿大学生捐赠的军训服。

“来新衣服了,过来试试。”10月24日,济南市章丘区黄河镇王家圈村里,村民王和新敲响了邻居家的大门。等待村民挑选的是大学生捐赠的军训服,这些衣服被再次利用,来到了需要它们的劳动者手中。

文/片 记者 娄凯

见习记者 杜春娜

四年前开始的爱心传递

24日下午,几十位村民跟着王和新来到章丘区黄河镇王家圈村的“留守儿童托管中心”,这里成了临时的衣服发放处,上百件军训服按照尺码整齐地摆放,等待居民挑选。

这些军训服来自山东财经大学学生的捐赠。张罗这件事情的,是常年在黄河边阻泳的公益人王和新。“我从2019年就开始收集军训服了。”王和新表示,有一年国庆节假期,他的孩子带回来了五件军训服,质量都很好,但是这么好的衣服,在军训之后却没有了用武之地。“我家孩子说很多学生在军训完之后把它扔掉了,这太可惜了。”正因为如此,王和新产生了收集军训服的想法。

当时山东财经大学的学生来到村里支教,王和新便与他们取得了联系。“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学生,学生们也想着干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就这样,双方一拍即合,促成了第一次的军训服收集与分发。

六天收集300件军训服

今年国庆假期过后,山东财经大学阳光365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又开始了忙碌,“我们分成了五支队伍,分别扫了五栋楼。”会长李如说,协会里五十名成员都加入到了这项活动中,每到一个楼,他们都会挨个宿舍敲门,询问学生是否可以捐赠军训服。

收集工作很顺利。“一听是要捐给村民,同学们都非常支持。”六天时间,志愿者就收集到了十几袋军训服。

“我们的军训服的价格在一百五十元左右,军训完之后就会扔掉或压箱底,再也没有穿过,比较浪费。”李如表示,军训服捐赠活动开展了四年,每一年都有两三百套。“大家都觉得,把不穿的军训服捐给需要的人,既避免浪费,又可以帮助需要的人。”

第一年收集,就收到了200多件军训服,此后每一年都能有二三百件军训服送到村民手中。今年,山东财经大学阳光365志愿者协会、智慧耘团队又联合举行了“捐赠衣物、暖冬计划”爱心活动,共收集了近300件包括背心、外套和鞋子在内的军训服。

“王和新老师给我们发了相关视频,当看到村民脸上开心的表情时,我们觉得这个活动是值得的,特别有意义。”李如说。

“穿着干活真得劲”

“以前干活的时候穿的都是旧衣服,新衣服不舍得穿。”村民李金荣仔细挑选了一件军训服拿到手中。在她的家里,还堆放着数十年前的衣服,就是为了务农的时候穿。“有了军训服之后,一些旧衣服就可以淘汰了。”她告诉记者,四年前的军训服现在还一直穿着。

“军训服的质量比较好,而且都特别新,所以它们很受大家的欢迎。”王和新表示,“其实很多人在很早之前就问我有没有军训服了,有许多六七十岁的老人都争着要。”王和新说,今年的军训服很厚实,一些号码大的衣服和几十双鞋子已经被一抢而空了。“对于那些在村里干农活的人来说,他们就需要这种穿着舒适又耐脏的衣服。”

“那天我从学校拿着军训服回家的路上,看到路口坐着几位老人。”王和新说,一听到他要分发军训服,这几位老人瞬间围了上来。“穿着这双鞋干农活真得劲!”一位老人拿着军训鞋高兴地说。

在王和新看来,这样的一个活动,有获得感的不只是村民。“这个活动增强了同学们对于旧物回收再利用的意识,还可以帮助到真正有需要的人,让更多人加入到爱心公益活动的行列。”

媒体链接:https://epaper.qlwb.com.cn/qlwb/content/20221026/PageArticleIndexLB.htm

Copyright © 2011 山东财经大学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