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报6月18日讯 4月19日,山东省教育厅出台《2017年普通本科高校综合评价招生试点工作的通知》,山东财经大学也公布了该校的综合评价招生相关政策,今年该校综合评级招生高考成绩占比由50%提高到60%,还将拿出在综合评价招生中招录的金融数学40个计划,按实验班模式进行特色培养。生活日报为此特邀山东财经大学招生办主任王燕,介绍今年山财综合评价招生的情况。
高考成绩占比提高到60%
6月11日,山财大综合评价招生在燕山校区举行,总计划招生数从60个增加到了100个,吸引了众多考生报考。今年,山财大继续在金融学、经济学、金融数学三个特色专业进行综合评价招生,还新增加了国际商务专业,更加彰显招收优质生源的诚意。
“今年我们将打破原有的班级建制,把金融数学综合评价招生的这40个学生,专门组成一个班。”山东财经大学招生办主任王燕介绍,学院的管理和其他班级一样,但是学校将为这个班调整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将这个班作为一个特色班、实验班来培养。
王燕介绍,去年通过综合评价招生录取的学生,都混编在了各个学院中,和普通招录学生在一起,没有办法很好地进行追踪和对比,为了更好地分析综合评价招生的效果,今年山财大专门设立了这样的特色班,“山财大先行先试,为综合评价招生耕耘出一片试验田。”
今年,山财大进一步提高了高考成绩在综合评价招生成绩中的占比,由去年的50%提高到60%,相应的,学业水平成绩占比降低。在高考成绩的入门门槛上,今年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考生高考分数文科个人全省位次不低于19000名、理科个人全省位次不低于80000名。
“从考试成绩、社团活动、公益活动等方面,来关注这批学生。”王燕说,去年通过综合评价招生录取进来的学生,通过面试发现他们在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综合能力上有不错的表现,希望通过特色班的建设,进一步了解综合评价招生的规律,更好地培养人才。
批次合并更利于合理报考
高考结束,今年山东高考本科录取批次合并,没有了一本线这个“抓手”,考生和家长们该如何报考呢?王燕介绍,“本科批次的合并,其实对原来一本线附近的考生是有利的。”之所以这么说,王燕表示,原来一本线附近的考生,因为分数的缘故无法报考名校,他们通常会在省属的一本院校里进行选择,而他们的分数,即使在省属院校里也没有办法选择优势学科和专业,很多只能报考冷门、甚至不喜欢的专业,大学四年下来,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王燕分析,很多考生和家长如此选择,更多时候就是感觉“一本院校比二本院校好”,“上一本有面子”。而今年一二本合并后,考生和家长便不用顾忌这些,能更好地从考生的兴趣爱好出发,结合报考院校的优势和特色,合理地进行报考,这无论对考生还是对院校来说,都无疑是个好消息。
今年考生首次志愿可报考12所院校,考生在选择学校时,更要遵循“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原则,主要是参照招生院校往年的录取位次,按照“高、中、低”的层次合理选择学校。他建议,考生在第一轮填报志愿时就要慎重选择专业是否服从调剂,以免被退档后,多轮投档时也没有录取进心仪的院校和专业,造成遗憾。
新增精算学今年首次招生
山财大作为省内老牌财经类高校,今年又增设了一个新专业精算学,2017年首次招生,这也是省内唯一的精算学本科专业。
其实从2003年开始,山东财经大学就开始招收“保险学专业(精算方向)”本科生,14年间招收近1000名学生,历年入学成绩均名列全校前茅。同时,撤掉了两个学校特色不明显的专业,即编辑出版学和国际政治。王燕介绍,目前山财大是61个本科专业,到2020年将调整到50个左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专业设置也要结合大形势。”王燕说,现在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专业也要从“大而全”到“专而精”转变,特别是山财大有很多传统优势学科,更要进行全方位的发展。对于像编辑出版学等专业,政策允许5年不招生就可撤掉,这样能更好地集中力量发展优势学科。当然,在专业建设上,有些专业不能因为社会认可度低、就业情况不好就不办了,从宏观上看,它对其他优势专业是一个有力的支撑。
记者从该校招生官网获悉,山财大2017年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计划招生7300人,全部为本科计划。其中,山东省内计划5286人,其他省市计划2014人,内地新疆高中班15人,预科班转入49人,高水平运动队12人。
“其实,考生不用过度担心,来我们山财就读的途径还是很多的。”王燕介绍,除了通过普通文理科的报考途径外,考生不仅可以通过综合评价招生,还可以通过农村地方专项、校企合作、中外合作办学等方式报考山财大,济南学生还可以通过济南走读生。“像我们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不仅专业强,学生中还有多人获得合作院校颁发的‘大学奖章’、奖学金,还有数十人被海内外知名高校录取为研究生,另有多人考取中央或地方的公务员或被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录用。”
媒体链接:shrb.qlwb.com.cn/shrb/content/20170619/ArticelS05003JQ.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