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山东财经大学三千计划社会实践的安排,“一条大河值多少钱”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立项团队之一,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研究生京杭大运河聊城段经济价值调研团队,在指导教师范志毅的带领下一行十一人,于7月26日到28日来聊城市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调研活动。

他们冒雨行走在运河的两岸,体验运河两岸的美丽景色与人文景观,发放调研问卷。参观运河博物馆,各位队员清楚认识到大运河自开凿至今,经历了2400余年的历史。运河路线随着历代京都的改变和黄河的改道,曾几经变迁。隋朝以后,大运河是中国东部沟通内河、联系海港的南北水运交通干线,而且还兼有灌溉、防洪、排涝之利,对历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发展曾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京杭运河(聊城段)功能的历史变迁、及其对聊城市发展的作用。参观山陕会馆,了解了明清两代,山东境内大运河畔的聊城是南北交通的要道,四方商贾云集,商业贸易繁荣。山西与陕西的众客商为交流信息、祭祀神明、聚会看戏,使人强烈地感受到当年晋商秦商的雄风。



团队同学们还拜访了聊城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规划科,孙科长热情接待并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为调研提供了相当重要的运河信息。据同学们表述,首先,孙科长讲述了京杭运河聊城段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基本现状与运河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然后,介绍了聊城提出的投资过百亿的旅游项目——“运河保护与开发项目”相关内容和机遇、挑战,并提出了处理好现代建设与古建筑群之间矛盾的政策策略;最后,谈论了关于聊城运河发展的整体规划,提出要将京杭运河聊城段进行疏通,打造运河的旅游功能,建设特色乡村旅游与扶贫相结合,共同推动整个聊城的经济发展,打造聊城的旅游品牌。

最后,调研团队拜访了聊城市水利局,与河长办公室的王主任进行访谈,了解河长制相关问题。据悉,王主任首先介绍了河长制,他说:“河长制的主要工作职能是整治河道水环境。水更蓝了,岸更美了,旅游的人自然就多了,旅游业也就发展起来了。”同学们说,当谈到河长制目前的发展情况时,王主任表示“2017年5月份,聊城市水利局下发正式文件,实行党政领导人负责制,设置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首先进行河湖问题排查,接下来对一些比较严峻的问题进行整治,最后对未来河流发展做出规划,这些工作可以交由第三方咨询机构来进行实施。接下来即将部署工作,开展市级河长会议,进行进一步的安排。预计年底前全面实行河长制。”相信在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大运河未来必定绽放出历史光辉,成为聊城一段靓丽的风景线,并创造更大的经济文化价值。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