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大之声 > 正文
文化传承创新:大学新功能之随想

2011年12月31日 09:07    研究生部 撰稿:孔爽 李成男 张兴强 编辑:张建勇    浏览次 


  山东大学110周年校庆期间,我们有幸跟随导师参加了系列活动之一的国际大学校长论坛,其主题为“大学的新功能:文化融合的催化剂”。七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校长围绕“文明的冲突抑或文化的融合、国境内的大学和无国界的高等教育以及学生与教师交换中的文化与思想交流”等方面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和深远的眼光各抒己见,使我们茅塞顿开。
  当今世界急剧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大学除在传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之外,逐渐显现出新的功能。即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消除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促进世界文化趋向和谐。
  文化的传承不是单纯的继承,不是将先人留给我们的全盘接受,而是一个辨伪去妄的过程。文化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文化的传承,没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就难以创造出引领时代的新型文化,文化创新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理,高等教育对文化的传承也不是随意性的,它并不是要传承所有文化内容,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在传承文化过程中还必须对各种文化内容进行“筛选”,把经过过滤了的文化精品传递给下一代,以促进人类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从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角度给了我们关于大学应如何进行文化传承的新的启示。中国具有如此悠久的文化和历史,我们理应在与全球大学的文化交流中将我们优秀的本土文化传播出去。大学应当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了解的同时,向全世界展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风采,展示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我们的文化只有走出国门并且屹立于世界优秀文化之林中,才能永葆常青,薪火相传。
  创新文化, 就是在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思想的基础上,大胆地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 创造出符合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固守本民族文化而不懂得吸收外来文化,是不会有新的文化的产生;放弃民族文化而一味接受外来文化,只能使我们成为外来文化的复制品,而不会创新出新的文化。例如新文化运动期间,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广泛传播,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繁荣了我国文化,对我国近代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她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对我国古典文化的一味批判存在着片面性,不适应我国的国情。前车之鉴,后世之师,文化的创新不能偏激,我们不能抛弃民族文化,而必须以民族文化为基础,同时在文化融合中取长补短,与时俱进。
  文化的传承需要通过“人才培养”来实现。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传承文化的过程,“人才培养”是文化传承的手段。文化的创新与科学研究的创新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科学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展,程度不断深入使得人们的认知能力不断的增强,眼界不断开阔,新事物不断涌现,这些对于文化的创新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升了我们的文化软实力,从而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最终实现了服务社会的目的。
  山东大学徐显明校长提出,守护、传承、创新文化和增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已是大学必须承担的新功能,而其中促进文化融合是该功能的重要方面之一。这个功能实现得如何,不仅决定着大学的水平与质量,也决定着对国家、民族和世界的意义。把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大学的第四大功能,对我们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大学既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和文化具有互动和双向的密切联系。因为大学具有政治、经济、民生、生态和文化等功能,所以高等教育传递、建设人类文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繁殖、增殖的过程,是文化扩大再生产的创新过程。没有文化的创新就根本谈不上文化的永续发展,更谈不上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具体到一所大学而言,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科学确定文化建设的目标、内容、布局、步骤以及资源配置等等,分类分层展开大学文化建设。要丰富载体深入推进对大学精神、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校歌、学风以及发展战略、人才培养目标、管理理念等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加强校史馆、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音乐厅等校内相关场馆建设,把大学的办学优势转化为先进文化传播的优势,力求大学文化建设的特色、质量与品位不断提升,广大师生对大学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关注度不断增强。二是必须有自己的文化精神,虽然各校表述不同,但作为一所优秀的大学,其核心是追求真理、服务人民。教育应当服务于国家建设,但同时也服务于个人的发展,两者统一于教育实践中。建设一所有文化底蕴的大学,要高度重视校园自身的文化建设,在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方面齐头并进,不可偏废。尤其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着力培育形成自己的品位和特色,使之成为人才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泡菜坛子”。

Copyright © 2011 山东财经大学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