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大之声 > 正文
“潘俊钡纳缁崴伎

2012年12月14日 09:47    饮食服务中心 撰稿:刘宝璋 编辑:张建勇    浏览次 


  不知何时,“屌丝”一词就从网络世界中横空出世,铺天盖地。11月3日,“屌丝”登上《人民日报》,引发网友关注热议。在人民日报之前, 10月25日我校校报刊出的焦彦彦同学《校园“上门推销”热的冷思考》中,已现“屌丝”一词。当日读报,我捕捉到这一信息,并于当晚与友人论及。窃以为“屌丝”火了,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深刻的社会意义。

“屌丝”是对“圣人”观的颠覆
  打开百度搜索,才发现屌丝是一种网络流行的新称谓 ,最早来源于网友对“李毅吧”球迷的恶搞称谓,有嘲讽之意,但却被“李毅吧”的球迷就此领受下来。“屌丝”二字蕴含着无奈和自嘲的意味。
  “屌丝”们自我评价“穷、臭、矮、锉”,和“高、富、帅”形成鲜明对比,代表了广大年轻人最真实的面貌,也颠覆了“圣人观”。
  几千年的主流传统儒家文化内容之一就是要做个“圣人”,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本来,“圣人”观是催人奋进、教人向上的,可是,客观的现实是——圣人少有。社会的发展需要治国者也需要种地者,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讲,种地者能有好收成也是圣人。而我们长期以来,超越社会现实和个体特性,无限的灌输和拔高人的价值,损害、扭曲了人的价值。 “屌丝”们虽然出身卑微、相貌平凡,却有抱负。他们“经常到网上侃历史和政治,仿佛自己是学者”,“自嘲”与“嘲他”,暴露出当今社会价值观的扭曲。“人”的价值,不在于权力,不在于金钱,甚至不在于你掌握的信息,而在于你的创造力与对他人特别是弱者的态度。
  他们敢于向自己向社会宣告“屌丝”境遇、“屌丝”心态。
  他们是真实的。

“屌丝”是对“阿Q”精神的摒弃
  “屌丝”多指年轻男性,他们称自己的工作为“搬砖”,他们爱网游、爱贴吧、爱“女神”也爱幻想。几乎任何宏大叙事都与屌丝们无缘,他们不是有志青年、职场精英,在餐馆吃饭总是躲在角落里,看演出坐在最后一排。
  但是,屌丝们敢于自嘲,能够深刻地认知自我,是对“阿Q”精神的摒弃。
  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很鲜明,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社会缩影,在现代仍具有代表性。阿Q自己没有胡子,却要笑王胡有胡子,结果被王胡打得满地找牙;自己有辫子的时候,瞧不起假洋鬼子,结果又挨了假洋鬼子的打;最后只好去欺负小尼姑,竟然将酒店里杂人的喝彩声觉得被赏了脸有了面子。当下仍有人用“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来鼓舞自己刺激别人,并获得些许欢笑,其实是彻头彻尾的悲哀。
   “屌丝”一词本身就是对“阿Q”精神的唾弃,就是认识自我,定位自我的真实态度,也是对我们这个社会“死要面子活受罪”心态的终结宣告。

“屌丝”具有社会意义
  “屌丝”爆红。有关学者在微博上批判说,“屌丝文化”是一种对社会拜金风潮的无奈掺杂的产物,亦充满了格调不高的低俗气。当然,对于这点,网民是不买账的。其实网民只是用于自嘲,动不动上升至道德层面,小题大做得有点凶猛。作为一种网络亚文化,跟朋克摇滚一样不属于主流社会罢了,更远远称不上有害。
  而“屌丝”的真实存在,引起权威媒体的关注。11月3日,《人民日报》的评论《激发中国前行的最大力量》一文中两次出现了“屌丝”一词:
  中国社会结构变化之深、利益格局调整之大、遭遇的外部环境之复杂,实属罕见。市场经济的冲击余波未了,全球化、民主化、信息化的浪潮又不期叠加。分配焦虑、环境恐慌,拼爹时代、屌丝心态,极端事件、群体抗议,百姓、社会、市场、政府的关系进入“敏感期”。
   政府是务实的,尊重民意、民心,多么可贵。更难能可贵的是人们并没有因为社会问题本身而放弃自身的努力, “屌丝” 不会强迫自己去做“圣人”,也不会放任自己做“阿Q”,“屌丝”有尊严,“屌丝”很“励志”,“屌丝”在不懈努力。政府在关注“屌丝”,“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生活更有尊严”。
  从这一现象来看,“屌丝”一词彰显了社会进步。

Copyright © 2011 山东财经大学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