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在省政府研究室支持下,我校继续实施社会实践“三千计划”,目前已圆满完成实践调研过程,进入成果验收和总结表彰阶段。千余支团队近万名学子秉承“在实践中成长,与社会同进步”的理念,不畏酷暑,脚步遍及全国940余个村落、700余个社区和1000余家企业。部分学生还以个人方式完成各类实习实训。在广大教师带领和指导下,同学们围绕“青春建功十三五,携手共筑中国梦”主题,按照“大视野、小切口、真问题、深调研”的实践要求,在经济社会调查、人文历史地理考察、公益志愿服务和红色文化教育等领域开展了精彩纷呈的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追寻红色足迹,践行“爱国心、人民情和中国梦”
以纪念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为契机,全校多个团队把红色文化教育与主题教育与专业调研相结合。校纪委书记杨天梅带领“爱国心、海北情、中国梦”社会实践服务团来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围绕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和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到青海原子城(海北)纪念馆亲身感受“两弹一星”精神内涵,到德园广场聆听时代楷模尕布龙同志先进事迹,重温入党誓词;深入四县基层,寻访、慰问老党员和模范人物,在四个中小学启动“大手牵小手关爱计划”,赠送学习用品、联谊交流和结对子,到武警中队、消防支队拥军慰问和联欢活动;深入王洛宾音乐艺术馆、民俗村与当地民族群众开展了文艺联欢活动。同时,师生分组深入四县基层实地调研,在支持电商发展、开展精准扶贫、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大学生创业等方面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学校团委组建的“追寻红色足迹——井冈旅游发展”实践调研团队,入选团中央2016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季专项行动,15名研究生、本科生在井冈山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接受了红色教育,同时进行了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现状的专题调研。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伊思萍作入选团中央“红色基因代代传,长征精神放光芒”——国情观察团“红色文化”遵义走访活动,通过重走长征路,体会长征精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会计学院团队开展沂蒙红色文化传承调研活动,统计学院团队到台儿庄战役遗址向先烈致敬,经济学院团队在薛城铁道游击队纪念公园感悟先烈情怀,工商管理学院团队参观学习青岛党史纪念馆;法学院团队到南京云锦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调研,燕山学院团队在安徽宣城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及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参观学习,“印象辽宁,梦想中国”特色文化与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调研团队到辽沈战役纪念馆、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葫芦岛塔山战役纪念馆、朝阳市赵尚志纪念馆、抚顺市雷锋纪念馆等参观学习。
关注宣传经济社会发展,调研重点难点热点问题
全校900余个团队聚焦“十三五”发展理念,从省政府系统的调研选题、校院两级科研平台项目选题、学生自主选题等选择了切合实际的调研项目,全方位、多角度、深调研,聚焦村、社区与企业,以小见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财政税务学院院长岳军作为首席指导教师,组织学院师生在“山东省企业转型升级”重大调研项目上开展了9个方向的调研。青年教师、任城区挂职副区长汪崇金等联合组织“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工作”重大专题调研项目9个团队,历时一个多月分赴山东省9地市12个县(市、区)24个合作社,走访提炼了一批成功案例和典型经验,提出了有效对策建议。围绕电商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联合南开大学滨海研究院、曹县人民政府等,组织了校内外专家17人指导104名学生开展16个方向的山东省县域电商发展综合调查,建立曹县校地合作和社会实践基地,尹义龙等被聘为曹县社会经济发展外聘专家;此外,2014级经济学院本科生卜文超任队长的农村淘宝团队在刘华军教授指导下调研提出需要更加规范的制度来保驾护航电商发展;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关洪军、何丽带队开展了蒙阴涉农电子商务调研;MBA学院副院长李琪为首席指导教师的8个团队继续深化校友企业实习调研模式和企业调研内容。法学院黄娟教授等指导了8个团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十三五发展理念下的法律与社会调研”问题。国际经贸学院田远指导、本科生乔星宇带领的互联网+创业企业自主创新之路研究团队,通过到互联网公司新媒体运营、软件测试等不同岗位实习的方式,深入到较为成熟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对互联网+这一创业思维有了独到的看法。潘明星教授对我校多个“营改增”调研团队进行了专题培训,会计学院韩跃等参与了“营改增”多个团队的调研指导。此外,艺术学院团队就泰安历史建筑改造项目品牌推广展开调研,外国语学院团队就曲阜修学开展调研,统计学院团队就婚俗文化开展调研,体育学院团队就大学生体育健身消费开展调研。
走遍江河大川,体味人文历史
通过人文历史地理考察增强学生人文情怀,也是本次活动的重要方向。“读县志、懂中国”读书团队组建了荣成、郯城、东明、曲阜、长岛、临邑、无棣、莱城、郓城、章丘等10个调研团队,阅读当地县志,考察当地发展,从历史变迁的角度认识社会,得到了当地史志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评价。古村落保护成为同学们关注的热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团队开展了周村古商城调研,工商管理学院团队调研了杨家埠民俗文化古村,公共管理学院团队、学生处学生发展中心团队调研了章丘朱家峪村,国际经贸学院团队调研了章丘三德范村和临沂九间棚村两个古村落,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调研了邹城上九山古村,法学院团队参观调研了云南彝族永宁村等。
助力扶贫筑梦齐鲁,支农支教尽显公益之心
在山东省共青团助力扶贫专项行动中,金融学院、保险学院等学院和陶行知协会、齐鲁情支农促进会等社团共组建23支实践团队深入贫困乡村,通过支教支农、助残助困、政策宣讲、社会调研等方式用3年时间持续开展志愿服务和调研活动,为助力全省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贡献青春力量。此外,陶行知协会到广西、河南,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三梦团队到大凉山、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梦凝支教调研团队到沂源,接续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教活动。国际交流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多个学院的多支队伍与专业社会团体进行合作,进行关爱自闭症儿童、为农村居民提供医疗服务等一系列公益志愿服务。文学院与新闻传播学院韩军带队的实践团队为枣庄农村老人免费拍照1000余张。
在社会实践“三千计划”中,我校学子用脚步丈量祖国山河,用心灵感受人间冷暖;以专业视角把握社会脉动,以科学方法梳理汇总分析,实践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齐鲁晚报等对我校学生实践调研多次报道,校内外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扩大了实践活动影响力,传递了财大青年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