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第三届乡村振兴鲁村论坛暨第十一届农业经营创新论坛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鲁村镇山东财经大学乡村振兴学院举行。本届论坛以“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主题,围绕世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普遍规律、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独特道路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艺华,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石军,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一级巡视员赵长保,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驻华代表处助理代表张忠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立胜,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刘春明,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袁红英,山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王邵军,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中英,山东省统计局副局长陈汉臻,山东财经大学副校长谢申祥,淄博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新胜,沂源县委书记边江风,山东财经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院长董方军,鲁村论坛秘书长王蔚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山东财经大学副校长张新主持。
王艺华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本次论坛以乡村振兴为出发点,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落脚点,角度选得好,题目定得准,体现了会议主办方与组织者强烈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担当,希望大家汲取智慧、接续发力,把这次论坛上的新感悟、新启迪、新收获,运用于新的实践中,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实现“走在前、开新局”作出更大贡献。
王邵军表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近年来,山财大高度重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充分发挥经管学科优势,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高水平智库平台为支撑,努力将乡村振兴学院打造成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智囊团”、校地校企合作的“实验室”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学校将全力支持“鲁村论坛”学术品牌建设,力争将其打造成为乡村振兴领域中的“博鳌论坛”,搭建起政府、农村、学界三方交流合作的高端平台,为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发展贡献财大力量。
袁红英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补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短板,确保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同步推进、同步实现。“鲁村论坛”是山东财经大学着力打造的高端学术交流品牌。本届论坛主题,切中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和关键。她表示,加强农业强国建设的动力机制应从以下几点着力:科学研判农业强国建设的动力之源;准确把握农业强国建设的动力特征;塑造农业强国建设的新动能新优势。
李新胜表示,淄博市委、市政府近年来紧跟党中央的部署,抢抓机遇,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尤其是数字农业,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希望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为淄博市的乡村振兴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智慧。
边江风表示,山东财经大学乡村振兴学院进驻沂源以来,对沂源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鲁村论坛的举办,不仅提高了沂源的知名度,更为沂源的招商引智建立了新的平台。
开幕式后,举行了主论坛主题演讲,来自国内研究机构、高校、政府部门的多位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主旨演讲和大会发言。
石军在演讲中表示,我们要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新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新发展格局的形势下,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乡村振兴为关键点,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搭建平台,搞好优化,抓好落实,全力以赴,推动农业强国建设。
赵长保表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立足基本国情,体现中国特色,在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要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地位作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根本地位,防止土地兼并、两极分化,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促进农地优化配置、建设现代农业。
张忠军表示,全球粮食安全仍然面临气候变化加剧、冲突和地缘政治紧张、农业投入成本飙升和出口限制等挑战。他指出,粮农组织与中国在建设信息共享与能力发展平台、协调制定标准和政策、推进知识与科技落地、助力南南合作方面会进一步加强合作。
王立胜表示,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形成了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三个模式”,新时代的“三个模式”应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应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应实现兼具城乡要素性质的城乡融合状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生态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于法稳、清华大学张小琴教授、北京大学解伟教授,浙江大学卡特研究中心主任黄祖辉等专家学者分别作了大会演讲。
本届论坛由山东财经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政府领导、高校学者、产业专家、论文作者及师生参加会议。
(供稿审核人: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