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大要闻 > 正文
【大众日报】山东财经大学干部教师“马不停蹄”,写好发展共答题

2025年09月02日 10:50  单位 : 党委宣传部    浏览次 


□ 本报通讯员 于洪良

常规批普通类本科招生在同类招生规模的省属高校中位列第三;洪俊杰教授作为首席专家之一,主持的“山东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践案例研究”被立项为2025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项目;获批47项省社科规划项目,立项数量与山东大学并列第一;主办的《经济与管理评论》首次入选CSSCI来源期刊目录;完成15栋学生公寓楼提升工程……在刚刚过去的暑假中,山东财经大学干部教师“人不下鞍,马不停蹄”,把暑假变成“暑期”,交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打造“财大智库品牌”产出高质量决策咨询成果

8月24日,山东财经大学召开了“超大规模”新学期工作部署会,会议设主会场1个、分会场24个,全校2100余名教职工视频参会,将加快发展的“声音”传达到了每一个人。

这场会议提出,要着眼“十五五”提早谋划,深入研究国家和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以及行业发展需求,找准学校发展的定位和方向。在科研平台建设上,积极统筹全校优势资源,大力推动中国经济研究院、中日韩研究院申报山东省重点新型智库,推动人文经济智能计算实验室申报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与安全实验室申报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加强中国经济研究院、北京研究院等新型智库建设。组织高水平专家团队围绕国家和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研究,产出一批高质量决策咨询成果,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打造“财大智库品牌”。

培养新财经人才 创新人工智能赋能模式

“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财大看财大”。山东财经大学深入研究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的内在逻辑,聚焦国家和我省重大需求,在服务我省金融行业做好“五篇大文章”上持续发力,探索与企业、社会“同题共答”。目前,学校获批山东省决策咨询研究项目4项、省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2项,均居全省高校首位;获得山东省决策咨询优秀研究成果3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推动“数据要素与智能治理”实验室申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推进“中国经济发展与安全实验室”筹建等工作。

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与社会需求衔接。山东财经大学发布了人工智能时代基于“五种能力”目标的AI-PAI新财经人才培养实施方案,让“数字孔子”走进课堂,打造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新模式。学校推出的《“421”行动计划》入选山东省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典型案例。20门课程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公示名单),入选课程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45名,位列全国财经类高校第1名、山东省属高校第1名。

动态做好学科“加减法” 构建学科雁阵发展格局

学科建设是大学改革发展的龙头。山东财经大学精心准备第六轮学科评估,全力冲击A类学科,聚焦应用经济学等重点学科,在学科方向凝练、学术团队建设、科研成果培育、社会服务贡献等方面下功夫,提升学科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

同时,山东财经大学深入推进学科筑峰战略和学科建设突破工程,聚焦山东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加强应用经济学内涵式发展。在重点建设金融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学、国民经济学等二级学科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海洋经济学、人文经济学、低碳经济、数字经济等优势特色学科的设置和发展,提升应用经济学核心竞争力。

另外,学校积极推动财经学科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探索交叉学科群工作坊机制,建设“人工智能+经济+管理”学科交叉研究平台,完善学科交叉评价体系,加快推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不断优化学科生态布局,拓展学科发展空间,动态做好学科“加减法”,构建以优势学科为牵引、支撑学科为驱动,相互促进、有机融合、共生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

当下,学校紧紧把握“新文科”建设的大好机遇,依托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以打造大平台、获批大项目、获得大奖项、形成大成果为抓手,提升学科影响力,构建“头雁领航、强雁带动、群雁齐飞”的学科雁阵发展格局。

媒体链接:山东财经大学干部教师“马不停蹄”,写好发展共答题

Copyright © 2011 山东财经大学宣传部 版权所有